[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吡喃酮的防治甘蓝蚜虫的农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50449.7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0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晶晶;王善发;刘家杨;高志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苏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16 | 分类号: | A01N43/16;A01P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苏玉峰 |
地址: | 2144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吡喃酮 防治 甘蓝 蚜虫 农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吡喃酮的防治甘蓝蚜虫的农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Linnaeus)),年发生8~10代次,世代重叠。以卵越冬,主要在晚甘蓝上,其次是球茎甘蓝、冬萝卜和冬白菜上。在温暖地区也可终年营孤雌生殖。越冬卵一般在翌年4月开始孵化,先在留种株上繁殖危害,5月中、下旬迁移到春菜上危害,再扩大到夏菜和秋菜上,10月份即开始产生性蚜,交尾产卵于留种或贮藏的菜株上越冬,少数成蚜和若蚜亦可在菜窖中越冬。甘蓝蚜虫对于广大地区的蔬菜的种植造成极大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吡喃酮的防治甘蓝蚜虫的农药组合物。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吡喃酮的防治甘蓝蚜虫的农药组合物,包含有效量的5-(4-联苯基)-2H-吡喃-2-酮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优选地,所述农药组合物可以为喷雾剂、乳剂或粉剂。
本发明所述的含有吡喃酮的防治甘蓝蚜虫的农药组合物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适宜在田间大规模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实验例
在蔬菜试验田,栽培条件为露天栽培。该试验田地势平坦,轻壤土质,中上等肥力,土壤pH值7.8,有机质含量1.65%,排灌方便,管理水平较高,甘蓝长势均匀一致。试验时甘蓝为结球期,蚜虫中度发生,以甘蓝蚜为优势种,平均百株有虫1300头左右。
5-(4-联苯基)-2H-吡喃-2-酮在感量0.1mg天平下准确称量,采用有机溶剂丙酮溶解,并定容成1mgl/mL的母液。
叶片浸渍法测定时分别用母液加入到含0.1%吐温-80的蒸馏水中,稀释成不同农药含量的药液,并以加吐温-80和少量溶剂丙酮的蒸馏水作为对照。
点滴法测定时母液以丙酮(含20%蒸馏水)稀释为不同浓度的药液。
毒力测定方法:采用点滴法进行。
点滴法:试验采用微量点滴器将药液点滴于每头试虫的中胸背板上,每处理30头幼虫,每种药剂设5个剂量,以丙酮为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处理后试虫以甘蓝饲养,然后放入26℃±2℃、相对湿度为80%的培养室中正常培养,48h后检查结果。
联合毒力测定:在单剂测定的基础上采用Horsfall交互测定法进行配比筛选,以两单剂LC50。浓度配制药液,按不同比进行混合测定,根据实际死亡率与预期死亡率计算出毒力比率,选择其中毒力比率较高的配比,分别换算为不同有效成分含量进行复配,然后稀释成不同浓度以点滴法进行测定,处理方法同上。
测定结果调查:试虫处理48h后调查各处理死亡虫数,计算死亡率,对照死亡率大于5%时按A bbott公式计算出校正死亡率。
本发明的农药的LC50为7.32(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苏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阴苏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04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三氟苯嘧啶的高效杀虫组合物
- 下一篇:太阳能灭蚊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