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riofolinine在制备治疗中风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50938.2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6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毛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大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55 | 分类号: | A61K31/55;A61P9/10;C07D487/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张宇娟;施海寅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riofolinine 制备 治疗 中风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Criofolinine在制备治疗中风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脑中风是一组好发于中、老年人的急性脑血管病,其特点是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多,因此又称“三高一多”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有关数据统计,目前全国共约有515-745万人患中风,即在我国每年每10万人口中就有185-219例。统计显示,中风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在每10万人口中70%左右的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首次发生中风,患病率在每10万人口中约有430-615例,中风的死亡率为每年每10万人口中有116-140例,中风存活后的病人约60-80%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严重者甚至丧失正常生活能力。另外,有中风病史的患者,约25-80%可能在2-5年内复发。多数患者由于偏瘫致残丧失劳动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精神和肉体蒙受着极大的痛苦,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所以积极有效的治疗中风及其后遗症,减少中风患者的致残率,可以解除患者病痛,同时也为社会和家庭减轻负担,它是摆在医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严峻挑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但是,迄今为止,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中风的方法,世界上所公认的溶栓疗法仅限于中风发生三小时内,可多数病人送到医院救治时,已超过溶栓疗法的有效作用时间。另外,大多数针对急性中风治疗(即神经保护)的治疗剂主要涉及靶向谷氨酸受体及其已知参与急性细胞死亡的下游信号传导途径。然而,在临床试验中已经证明这些策略是不成功的,它们经常与剂量局限性副作用有关。
脑中风后引起脑的基本组成单元,神经元的损伤。而成年哺乳类由于中枢环境对再生不利,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受损后,再生能力弱,这一方面是由于起保护神经元的各种营养因子严重匮乏;另一方面是因为存在着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轴突再生的分子。因此,阻断损伤后的抑制因子的作用,对于促进中风后的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应用意义,它已成为近期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疾病的重大的发展策略。
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Criofolinine是从南洋马蹄茶(Malayan Tabernaemontana)提取的新化合物(Choy-Eng Nge,et al.,Criofolinine and Vernavosine,New Pentacyclic Indole Alkaloids Incorporating Pyrroloazepine and Pyridopyrimidine Moieties Derived from a Common Yohimbine Precursor,Org.Lett.2014,16,6330-6333),本发明涉及的Criofolinine在制备治疗中风药物中的用途属于首次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Criofolinine在制备治疗中风药物中的应用,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Criofolinine在制备治疗中风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涉及Criofolinine在制备治疗脑中风药物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药物中包括或者不包括其它活性成分。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涉及一种治疗治疗中风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的活性成分为Criofolinine。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药物不含有其它活性成分,还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本发明公开了Criofolinine在制备治疗脑中风中的应用。本发明为中风病人提供了新的治疗药物,具有剂量低、疗效好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若未特别说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实施例1:
Criofolinine对脑缺血后梗塞灶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大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大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09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