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包式声屏障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51064.2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9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乾锁;李彦希;叶渊;刘华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森贝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00176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包 屏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领域噪声治理设施,具体地涉及一种外包式声屏障。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声屏障在交通噪声控制技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治理交通噪声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传统声屏障安装方式是采用插板式结构,采用将预制声屏障单元板插装到H型钢立柱翼缘内侧,在全封闭声屏障或半封闭声屏障中预制声屏障单元板,由于主框架是封闭的或者主框架中间带有横向支撑,从而导致声屏障单元板无法从顶部插入。如果声屏障单元板从两个H型钢之间倾斜插入,则需要声屏障单元板长度小于正常尺寸,这样就造成声屏障单元板在H型钢立柱翼缘上的搭接尺寸减小,存在安全风险。同时,插板式声屏障单元板采用非连续设置,声屏障单元板与H型钢翼缘之间、声屏障单元板之间均存在搭接,在其搭接位置处容易产生缝隙导致漏声。
中国专利文献CN 102493372公开了一种外挂式声屏障,该声屏障结构是将预制声屏障单元板加工成长板,然后通过螺栓固定在H型钢立柱的翼缘上,该声屏障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但由于声屏障单元板不能弯曲,不适合于全封闭声屏障、半封闭声屏障或带有弧形的直立式声屏障,特别是在全封闭式声屏障需要有宽度变化,高度变化等情况时,更难以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插板式声屏障漏声问题及外挂式声屏障单元板难以在带有弧形的声屏障上应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出一种外包式声屏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外包式声屏障,包括平行设置的主框架和设置于所述主框架外侧面上的且与所述主框架垂直设置的多根檩条,所述檩条上设有吸声屏障板,所述多根檩条的外侧面上设有呈阵列分布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与所述吸声屏障板形成吸声空腔的第一隔声板,所述第一隔声板的上方还设有与其形成隔声空腔的第二隔声板。
所述支架的自由端设有一夹具,所述夹具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自由端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安装有与所述檩条平行设置的第一龙骨,相邻两所述第一龙骨之间还设有第二龙骨,所述第二隔声板固定于所述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的外侧面。
所述支架包括与所述檩条连接的支座、支撑板和咬合部,所述支撑板垂直于所述支座设置,所述咬合部和支座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两端,所述的咬合部与相邻两所述第一隔声板的两侧边咬合连接。
所述第一隔声板为中间带肋的压型板,其两侧边向着同侧折弯后并在其端部形成一对可以咬合连接的子扣和母扣,相邻两所述第一隔声板上的子扣和母扣分别与所述支架的咬合部咬合连接。
所述支座的下端还设有与所述檩条连接的缓冲垫。
所述吸声屏障板包括吸声板、防水膜和吸声材料层,所述吸声板固定于所述檩条上,所述防水膜铺设于所述吸声材料层的靠近所述吸声板的一侧;所述吸声材料层相对固定于所述檩条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隔声板形成吸声空腔。
所述吸声板固定于所述檩条的外侧,所述防水膜和吸声材料层依次铺设于所述吸声板的外侧面上。
所述吸声板固定于所述檩条的内侧,相邻两所述吸声板所形成的对接缝中设有用于防水密封的泡沫棒和密封胶层。
所述吸声板为穿孔板,所述吸声材料层为玻璃棉或聚酯纤维,所述的防水膜为防水透气膜,无纺布或玻璃布。
所述吸声板和第二隔声板均为压型板或平板。
所述第二隔声板为铝平板,相邻两所述第二隔声板所形成的对接缝中设有用于防水密封的泡沫棒和密封胶层。
所述主框架为带有弧形的全封闭式主框架、半封闭式主框架或直立式主框架,所述的多个檩条通过檩托相对固定于所述具有弧形的主框架上。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A.本发明所提供的外包式声屏障是将声屏障结构设置在主框架外侧,不占用框架内部空间,避免了插板式声屏障在全封闭或半封闭声屏障中预制单元板无法插入到H型钢翼缘板中间的问题;同时,外包式声屏障连续设置,声屏障正面全部为吸声面,无主框架遮挡等减小吸声面的问题,吸声系数高。本发明采用两层隔声板配合中间空腔的隔声结构,隔声量远大于两层单板直接叠加的隔声量,两层隔声板均为连续设置,与框架无搭接,没有漏声点;声屏障外侧无主框架等立柱,为自然过度平面,视觉效果好,造型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森贝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森贝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10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架轨道式自动清雪机
- 下一篇:一种拱形T梁棚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