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膜分离与变压吸附联合处理炼厂气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51664.9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5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贺高红;陈博;阮雪华;肖武;姜晓滨;李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56 | 分类号: | C01B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姚亮 |
地址: | 100007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分离 变压 吸附 联合 处理 炼厂气 方法 系统 | ||
1.一种使用膜分离与变压吸附联合处理炼厂气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将多股炼厂气根据压力和组成的不同进行分类:
(1)重整氢气气体,压力为2.0-3.0MPa,氢气浓度为85-95vol%,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杂质含量低于20ppm;
(2)低压贫氢气体,压力为0.1-1.5MPa,氢气浓度为20-65vol%的气体;
(3)低压富氢气体,压力为0.1-1.5MPa,氢气浓度为65-90vol%的气体;
(4)高压贫氢气体,压力为1.5-4.0MPa,氢气浓度为20-65vol%的气体;
(5)高压富氢气体,压力为1.5-4.0MPa,氢气浓度为65-90vol%的气体;
将所述重整氢气分为两股,一股与所述高压富氢气体合股后经变压吸附处理得到氢气产品和解析气,另一股经膜分离处理得到氢气产品和渗余气;
将所述低压贫氢气体与所述解析气合股后增压至1.5-4.0MPa,然后与所述高压贫氢气体、所述渗余气合股后先进行膜分离预提纯处理,再与所述低压富氢气体合股增压至1.5-4.0MPa后汇入所述高压富氢气体与所述重整氢气的混合气中并进行变压吸附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在所述膜分离处理和/或所述膜分离预提纯处理前对气体进行预处理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进行所述膜分离处理的一股重整氢气占所述重整氢气总量的10-70vol%。
4.一种使用膜分离与变压吸附联合处理炼厂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变压吸附装置、第一膜分离装置、第二膜分离装置、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重整氢气管路、低压贫氢气体管路、低压富氢气体管路、高压贫氢气体管路、高压富氢气体管路;
所述高压富氢气体管路与所述变压吸附装置的入口连通,所述变压吸附装置设有氢气出口管路和解析气管路,其中,所述变压吸附装置的氢气出口管路引出界区,解析气管路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入口连通;
所述重整氢气管路与所述高压富氢气体管路连通,所述重整氢气管路设有与所述第一膜分离装置的入口连通的支路,所述第一膜分离装置设有氢气出口管路和渗余气管路,其中,氢气出口管路引出界区,渗余气管路与所述高压贫氢气体管路连通;
所述低压贫氢气体管路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高压贫氢气体管路连通,所述高压贫氢气体管路与所述第二膜分离装置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膜分离装置设有出口管路和渗余气管路,其中,渗余气管路与外部的燃料气管网连通,出口管路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高压富氢气体管路连通,所述第二膜分离装置的出口管路上设有与所述低压富氢气体管路连通的支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吸附装置的氢气出口管路和/或所述第一膜分离装置的氢气出口管路引出界区后与氢网连通。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膜分离装置的入口和/或所述第二膜分离装置的入口前设有预处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16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蒽醌法制备过氧化氢的氢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