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低收缩拒水聚酯工业丝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51758.6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2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慧荣;杨大矛;范晓兵;蔡明建;宋光坤;孙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53 | 分类号: | D06M15/53;D06M13/292;D06M13/236;D06M15/657;D01F6/92;D01F1/10;C08G63/183;C07C229/08;C07C227/1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522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缩 聚酯 工业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纤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低收缩拒水聚酯工业丝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自问世以来,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得到了迅猛地发展,其产量已经成为世界合成纤维之冠。聚酯纤维具有断裂强度和弹性模量高,回弹性适中,热定型优异,耐热耐光性好以及耐酸耐碱耐腐蚀性等一系列优良性能,且织物具有抗皱、挺括性好等优点,所以,聚酯纤维广泛应用于服装、工业丝等领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纺织品的功能性整理如抗菌、阻燃、防紫外、拒水拒油等在生产中也越来越常见。特别是拒水拒油织物,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使用也更加广泛。织物进行拒水拒油处理后,既能保持原有的手感、透气性、风格等,又可减少其洗涤次数,扩大了织物的使用范围,增加了织物的使用性能。
织物拒水整理的目的是阻止水对织物的润湿,利用织物毛细管的附加压力,阻止液态水的透过,但仍然保持了织物的透气透湿性能。当织物通过油类液体而不被油润湿时,即称此织物具有拒油性。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衣着用品,如羽绒服面料,对其进行拒水拒油整理后可减少羽绒服的洗涤次数,以免造成因洗涤次数过多影响保暖性;又如劳动护服装,例如钻井、修井、物探、测井等接触油水介质频繁工人的工作服,要求织物具有很好且耐久性优异的拒水拒油效果。家用纺织品,如餐桌布,家具布等,若织物具有拒水拒油性,既可防止油类沾污,又不影响其风格;另外如汽车防护罩和椅罩布,也需要有一定的拒水拒油性;在产业用纺织品中,涤纶拒水拒油织物也应用很广泛,其产品不但强力好,物理机械性能优异,而且耐化学品性能也很好,如建筑篷用织物、防油毡布等
目前对纺织品进行拒水拒油处理,一般采用有机氟拒水拒油整理剂,通过轧焙烘的方式,对织物进行后整理。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与聚酯纤维表面的结合力较差,耐水洗性较差。这是由于PET属于对称性的直链大分子,分子链不含有侧链基团,规整性非常好,结晶度较高,结构中缺乏高极性基团;给聚酯织物的有机氟拒水拒油整理剂复膜带来困难。界面改性是改善聚酯织物复膜性能,提高复膜织物界面复合牢度的有效措施。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织物的整理效果和耐洗性能,减少整理剂使用量的目的,并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排放污水中的含氟量。
目前对纺织品进行拒水拒油处理,一般采用有机氟拒水拒油整理剂,通过轧焙烘的方式,对织物进行后整理。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与聚酯纤维表面的结合力较差,耐水洗性较差。这是由于PET属于对称性的直链大分子,分子链不含有侧链基团,规整性非常好,结晶度较高,结构中缺乏高极性基团;给聚酯织物的有机氟拒水拒油整理剂复膜带来困难。界面改性是改善聚酯织物复膜性能,提高复膜织物界面复合牢度的有效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低收缩拒水聚酯工业丝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上油将含氟有机物在纤维表面形成牢固的膜层,有利于聚酯纤维拒水性能的提高。本发明利用氨基脂肪酸乙二醇酯在一定温度条件时,自由体积的增加幅度远远大于聚酯大分子链的特性,提高了有机氟拒水拒油整理剂与聚酯纤维的界面结合性能;同时由于氨基脂肪酸乙二醇酯分子中在首位氨基的存在,增加其与聚酯大分子链之间的氢键作用,增加了它与聚酯的相容性以及在聚酯中的分散,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迁移。同时对聚酯结构规整性、结晶性没有破坏,保持了聚酯的优良性能。
本发明的一种超低收缩拒水聚酯工业丝,所述超低收缩拒水聚酯工业丝是指表面包覆拒水涂层的改性聚酯工业丝;所述拒水涂层是聚酯纤维用含氟油剂;所述超低收缩拒水聚酯工业丝材料为改性聚酯,所述改性聚酯由聚酯与氨基脂肪酸乙二醇酯构成,所述氨基脂肪酸乙二醇酯分散在所述聚酯的分子链间,且所述氨基脂肪酸乙二醇酯与所述聚酯的分子链间有氢键作用,使所述氨基脂肪酸乙二醇酯与所述聚酯的分子链的相对位置固定;所述超低收缩拒水聚酯工业丝在温度为70~130℃条件下,纤维内部分子链间的自由体积空间增大10~30v/v%;
所述氨基脂肪酸乙二醇酯的分子结构为:
H2N(CH2)nCOOCH2CH2OOC(CH2)nNH2;
其中,n=10-5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17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