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口腔插管普适牙垫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52580.7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4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孙焱芫;王异;张昊鹏;李树志;王殊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牙垫主体 气管导管 固定臂 牙槽 口腔插管 下颚 上颚 牙垫 牙齿 导管脱落 体位选择 凹槽处 移位 适配 牙列 牙体 配合 延伸 安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腔插管普适牙垫,包括牙垫主体和底部均开设有牙槽;且牙垫主体的一端开设有与气管导管相配合的凹槽,且凹槽处设置有延伸的固定臂;牙垫主体呈能够适配于上颚或下颚中任意一侧牙体的弧形。使用时,首先让患者一侧牙齿咬住牙垫主体,由于牙垫主体一侧设有牙槽,从而能够将患者上颚或下颚的牙齿准确的固定于牙槽内,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能够有效避免牙垫移位;由于在牙垫主体的一端的开设有与气管导管相配合的凹槽和固定臂,从而能够将气管导管通过固定臂与牙垫主体相固定,防止导管脱落;能够根据患者的牙列情况和体位选择不同的安置部位,满足各种手术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垫,具体涉及一种口腔插管普适牙垫。
背景技术
气管内插管术是临床上麻醉和抢救危重病人的常用技术,而气管导管的固定是手术成功的保证。目前多使用牙垫固定气管导管,可有效防止导管被牙齿咬合变形和移位。常用的牙垫结构包括牙垫主体、牙垫翼、牙垫卡三部分,牙垫翼设置在牙垫主体的两侧,牙垫主体放入患者上下齿列之间,起支撑作用,以防牙齿咬坏气管导管,牙垫翼置于上下齿列之外缘,以防牙垫移位,牙垫卡用于固定气管导管,防止气管导管移位。这种普通结构的牙垫虽有价格便宜、操作简便,提高手术效率的优点,但也存有存在不足之处:多采用硬度高无弹性材质制作,与口腔软组织顺应性差,易直接损伤舌体、口腔粘膜和牙龈等牙齿软组织等;且使用中舒适度不高,容易移位,长时间机械通气和苏醒期患者还有可能因机械碰触造成牙齿松动或脱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医源性损伤,甚至引发医患矛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口腔插管普适牙垫,具有患者使用舒适,避免损伤舌体、口腔粘膜和牙齿软组织的优点,还能最大限度保护牙齿,尤其是牙列不齐,门齿部分脱落的患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牙垫主体,牙垫主体的一侧开设有牙槽;且牙垫主体的一端的开设有与气管导管相配合的凹槽,且凹槽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固定臂;
所述的牙垫主体呈能够适配于上颚或下颚中任意一侧牙体的弧形。
所述的固定臂内侧侧壁上设置有防滑螺纹,且固定臂的长度为1.5~2.0cm。
所述的牙垫主体底部的厚度大于上端厚度,且牙垫主体底部的厚度为0.5~1.0cm。
所述的凹槽的旁侧开设有直径为0.5~0.8cm的吸痰孔。
所述的牙槽的外侧面深度为0.5~0.8cm,内侧面深度为0.7~1.0cm。
所述的牙垫主体长度为3~6cm,牙垫主体底部与牙槽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0~1.5cm。
所述的牙垫主体和固定臂均由医用硅胶制成。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相比较现有技术,本发明包括牙垫主体,牙垫主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牙槽;且牙垫主体的一端的开设有与气管导管相配合的凹槽;凹槽处设置有延伸的固定臂;牙垫主体呈能够适配于上颚或下颚中任意一侧牙体的弧形。使用时能够根据需要选用一个或多个,首先让患者一侧牙齿咬住牙垫主体,由于牙垫主体上侧开设有牙槽,从而能够将患者上颚或下颚的牙齿准确的固定于牙槽内,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能够有效避免牙垫移位;由于在牙垫主体的一端的开设有与气管导管相配合的凹槽和固定臂,从而能够将气管导管通过固定臂与牙垫主体相固定,防止导管脱落;并且能够根据患者的体位选择不同的安置部位,满足各种手术,尤其是俯卧位等特殊体位的要求;还能最大限度保护牙齿,尤其是牙列不齐,门齿部分脱落的患者,避免造成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等医源性损伤,本装置适用于大面积推广和使用。
进一步的,由于固定臂内侧侧壁上设置有防滑螺纹,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防止插管滑动,保证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由于凹槽的旁侧开设有吸痰孔,从而能够通过吸痰孔吸取患者口腔内的痰和分泌物,保证患者的口腔清洁,避免产生其他并发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25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护肤精华导入仪
- 下一篇:一种动脉止血敷料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