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轧辊芯的冒口保温剂及冒口补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53694.3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8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宋子印;王会群;胡庆辉;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7/04 | 分类号: | B22D27/04;C04B35/6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郝家宝 |
地址: | 05402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辊 冒口 保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辊铸造领域,尤其是一种轧辊芯的冒口补缩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轧辊铸造过程中,轧辊表面的工作面和内部的轧辊芯通常采用不同的材质进行铸造,通常是先采用离心方法浇注高合金钢等材质的工作面,以提高轧辊工作面的耐磨性及使用寿命。然后在圆柱形离心轧辊工作面的芯部浇注高强度球磨铸铁等材料,浇筑完毕后,需要对冒口表面进行保温操作,以便保证冒口内的铸液顺序凝固,保证补缩,从而得到致密的冒颈组织。如果不对冒口表面进行保温操作,则整个冒口端部会产生气孔、缩孔、缩松等瑕疵,造成200~500mm的冒颈致废,在使用时需加工掉,造成资源浪费。轧辊芯的重量和尺寸越大,需要的铸液越多,铸造工艺也就越复杂,轧辊芯的凝固时间就越长,缺陷就越多,质量控制就越困难。
现有的一种保温工序通常采用冒口吹氧加热的方法来进行,需要进行两次操作,每次需要进行5~7分钟,每次间隔50分钟,整个保温过程达1个多小时之久。由于轧辊热辐射,工人劳动强度大,消耗成本大。因此,为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减少劳动时间,节约了生产成本,需要探索创新方法替代保温操作。现有的另一种保温工序是采用覆盖草木灰、粉煤灰、碳化稻壳等保温剂进行保温的,存在着保温效果差、铺展性差、增展性差及环境污染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轧辊芯的冒口保温剂及冒口补缩的方法,以提高补缩效果、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减少劳动时间、节约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轧辊芯的冒口保温剂,所述冒口保温剂的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为,
所述冒口保温剂的各组分通过混合、造粒、烘干等工艺制备出保温剂颗粒,保温剂颗粒中粒度小于80目的颗粒占保温剂总量的比例≥80%,所述冒口保温剂的熔点为1200~1300℃,水分含量<0.5%。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一种轧辊芯的冒口保温剂,所述冒口保温剂的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为,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所述的冒口保温剂进行轧辊芯冒口补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轧辊芯浇注完成后的一定时间内,向冒口内的铸液表面撒冒口保温剂;
步骤2)、用工具将冒口保温剂均匀覆盖在铸液表面。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一定时间为30~150s。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2)中是按同一方向的圆周路径将保温剂均匀平铺在铸液的表面并且不能露出红色液面。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工具为扒子,所述扒子包括通过铁质尖三角固定在圆柱形钢质扒子杆端部的木质平板型扒子头。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温剂用量与冒口半径、保温剂厚度之间的关系为,
其中,Q为保温剂用量,单位为Kg;r为冒口半径,单位为mm;h为保温剂厚度,单位为mm;ρ为铁水密度,取7.0×103Kg/m3。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温剂厚度h为40~80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发明的一种轧辊芯的冒口保温剂及冒口补缩的方法,具有提高补缩效果、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减少劳动时间、节约生产成本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36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末冶金用锥孔式双锥混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熔点合金触变成形装置及成形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