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动信号传输用电缆以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54157.0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3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得天;小林正则;秋山理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B11/12 | 分类号: | H01B11/12;H01B7/17;H01B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王莉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动 信号 传输 用电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以差动方式传输几GHz以上的高频信号的差动信号传输用电缆以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当传输几GHz以上的高频信号时,采用了以两根绝缘电线传输相位反转的两个信号、并且在其接收端将两个信号的差分合成并输出的差动方式。根据差动方式,由于在两根绝缘电线流动的电流的朝向是相反方向,所以能够减少向外部放射的电磁波,并且由于噪音在两根绝缘电线相等地重叠,所以能够使噪音的影响在该接收端抵消。
以往,作为用于以差动方式传输几GHz以上的高频信号的传输路径,公知有如下差动信号传输用电缆300,即、如图3所示,具备:并列接触地配置的两根绝缘电线301;和与两根绝缘电线301双方接触地配置的排扰线302,两根绝缘电线301和排扰线302经由形成于绝缘电线301的最外侧的融合层303相互接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差动信号传输用电缆300中,由于两根绝缘电线301和排扰线302经由形成于绝缘电线301的最外侧的融合层303相互接合,所以即使差动信号传输用电缆300弯曲,在两根绝缘电线301也难以产生传输路径长差,从而能够减小在绝缘电线301之间产生的对内延迟时间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46566号公报
然而,以往技术的差动信号传输用电缆300中,为了经由融合层303相互接合两根绝缘电线301和排扰线302,需要一边使两根绝缘电线301和排扰线302经由融合层303接触,一边使融合层303熔融,但此时,融合层303不一定遍及电缆长边方向均匀地熔融。
在融合层303未遍及电缆长边方向均匀地熔融的情况下,介于两根绝缘电线301之间的融合层303的量在电缆长边方向有不均衡,从而两根绝缘电线301之间的距离在电缆长边方向上有偏差。
若两根绝缘电线301之间的距离在电缆长边方向上有偏差,则在两根绝缘电线301之间产生的对内延迟时间差变大,从而在利用差动信号传输用电缆300传输几GHz以上的高频信号时的衰减特性显著恶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差动信号传输用电缆以及其制造方法,即、弯曲时在两根绝缘电线难以产生传输路径长差,而能够将在两根绝缘电线之间产生的对内延迟时间差维持为较小,而且两根绝缘电线之间的距离遍及电缆长边方向固定,从而与以往相比能够提高传输几GHz以上的高频信号时的衰减特性。
为了实现该目的而完成的本发明是一种差动信号传输用电缆,其具备:并列接触地配置的两根绝缘电线;和相对于上述两根绝缘电线纵向配置的排扰线,上述两根绝缘电线除了它们接触的部分之外,由融合层覆盖而一体化。
也可以构成为,还具备在上述两根绝缘电线的周围一并卷绕的压紧带。
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压紧带在最内侧具有热塑性融合层,上述融合层是对卷绕有上述压紧带的上述两根绝缘电线进行加热使上述热塑性融合层熔融并使其蔓延在上述两根绝缘电线的周围而形成的。
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压紧带在最外侧具有屏蔽层而成,上述排扰线与上述屏蔽层的外表面接触地配置。
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绝缘电线在信号线导体的周围形成有绝缘层,上述绝缘层由发泡层构成。
也可以构成为,还具备在上述两根绝缘电线的周围且在最外侧一并卷绕的封套带。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差动信号传输用电缆的制造方法,其具备:使两根绝缘电线并列接触地配置的工序;在上述两根绝缘电线的周围一并卷绕在最内侧具有热塑性融合层的压紧带的工序;以及对卷绕有上述压紧带的上述两根绝缘电线进行加热使上述热塑性融合层熔融并使其蔓延在上述两根绝缘电线的周围,从而除了上述两根绝缘电线接触的部分之外,由融合层覆盖上述两根绝缘电线而一体化的工序。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如下差动信号传输用电缆以及其制造方法,即,弯曲时在两根绝缘电线难以产生传输路径长差,而能够将在两根绝缘电线之间产生的对内延迟时间差维持为较小,而且两根绝缘电线之间的距离遍及电缆长边方向固定,从而与以往相比能够提高传输几GHz以上的高频信号时的衰减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差动信号传输用电缆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差动信号传输用电缆的剖面示意图,是表示形成融合层前的状态的图。
图3是表示以往技术的差动信号传输用电缆的剖面示意图。
符号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金属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41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