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PICC的医用敷料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55574.7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0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桂琳君;熊俊;闻曲;汪玲玲;孙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奥绿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刘荣;周宗贵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picc 医用 敷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敷料,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医用敷料。
背景技术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顶端定位于上腔或锁骨下静脉的置管术。由于PICC导管头部位于中心静脉,血流量大,能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及药物浓度,从而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及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和组织坏死。同时PICC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也避免了许多临床输液隐患,尤其适用于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与传统深静脉穿刺技术比较,具有操作创伤小,插管快捷,保留时间长等特点。
PICC虽然具有较多的临床优点,但也具有一些并发症,如穿刺点渗血、渗液、感染等。其中尤其较为的危险的并发症为感染,穿刺部位的细菌可以通过穿刺口进入血液循环中,从而导致导管相关性的血流感染,该并发症的病死率高达12-15%。现有的PICC护理使用的是先消毒,然后使用聚氨酯膜透明敷料进行隔离覆盖。该处理方式具有较好的导管固定以及伤口观察等优势,但有以下缺陷:一、对于大量渗液尚缺乏有效的处理方式,因而对于大量导管渗出液的病人需要显著增加护理频次,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二是穿刺口消毒后灭菌的效期有限,2-3天后皮肤定植细菌会持续增长,抗菌的持续效力有限,显著增加了导管相关性的血流感染的发生几率;三是需要借助外物对穿刺口进行压迫止血,止血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并提供一种具有吸液、抑菌和止血功能的用于PICC的医用敷料。
实现本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PICC的医用敷料,至少包括透明的膜背衬,膜背衬上固定有海绵基质层,海绵基质层为圆形的冻干海绵,海绵基质层的圆心与圆周之间沿径向开设有用于引出并且固定导管的导管固定开口,导管固定开口呈长条状,导管固定开口的开口端位于圆周上,导管固定开口的长度为海绵基质层半径的20%~45%;所述海绵基质层内含杀菌剂,所述杀菌剂为葡萄糖醛酸氯已定或磺胺嘧啶银,杀菌剂的质量浓度为0.1%~10%。
所述杀菌剂为葡萄糖醛酸氯已定。
所述膜背衬为硅酮软膜。
所述膜背衬为聚氨酯膜。
导管固定开口的宽度为0.05~0.1mm。
所述海绵基质层的厚度为0.6~10mm。
所述海绵基质层通过热溶法粘固于膜背衬一侧表面的中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海绵基质层为圆形的冻干海绵,海绵基质层上开设有用于引出并且固定导管的长条状导管固定开口,导管固定开口的长度小于海绵基质层半径,长度为海绵基质层半径的20%~45%,海绵基质层可以对导管进入的皮肤穿刺口有一定的压迫作用,使得敷料不仅能够更好地覆盖穿刺口,还对穿刺口有一定的压迫固定与止血作用;
2、透明膜背衬为硅酮软膜,相较于聚氨酯膜,硅酮软膜的透气性更好,而且生物相容性强,过敏率相较于聚氨酯膜显著降低,由于使用PICC的患者中肿瘤化疗病人较多,免疫力较低,皮肤较敏感,过敏率较高,因而硅酮软膜背衬可以更好的解决病人的过敏问题;
3、杀菌剂为葡萄糖醛酸氯已定,其质量浓度为0.1%~10%,相较于银离子型杀菌剂,葡萄糖醛酸氯已定的抗菌效力更持久,由于导管相关性的血流感染的细菌60%~70%来源于皮肤的定植菌落,普通酒精或者碘酒消毒后,皮肤菌落会在2~3天重新繁殖,从而引发导管相关性的血流感染,葡萄糖醛酸氯已定的杀菌效力可以持续6~7天,从而可以持久抗菌。
4、海绵基质层为壳聚糖的水溶液混合酸性物质和葡萄糖醛酸氯已定,经过模具定型、冷冻和冻干成型制备而成的冻干海绵,具有良好的吸水效果,可有效吸收穿刺口的渗液,防止穿刺口处皮肤受渗液浸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PICC的医用敷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葡萄糖醛酸氯已定在使用过程中的释放曲线。
其中,1-膜背衬,2-海绵基质层,3-导管固定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奥绿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奥绿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55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专用于便携式多轮折叠担架床的GPS定位防丢器
- 下一篇:睡眠耳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