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风热外袭型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56412.5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1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文杰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25/02;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55400山东省淄博市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风热外袭型 三叉 神经痛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风热外袭型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三叉神经痛属于中医的“头痛”、“偏头痛”、“面痛”等范畴。引起三叉神经痛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风寒、风热外袭。风寒、风热侵犯阳明,风阳升发,易犯头面,而寒为阴邪,其性凝滞,致血脉收引,气血闭塞,而产生疼痛。②胃热上攻。过食炙赙辛热之物,胃热偏盛,或外感风热,邪热犯胃,胃火熏蒸,循经上攻头面。③、肝火上炎。多因内伤七情,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或因肾阴不足,水不涵木,阴虚阳亢,肝胆之火升腾。肝火循胃络上扰面颊而发病。④、痰瘀阻络。多因病程长久,脾虚运化失常,痰浊内盛,阻塞脉络;或久病入络人血,瘀血内阻,络脉不通,不通则痛。其发作时表现为以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明显的剧烈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或撕裂样疼痛,持续数秒或1~2分钟,突发突止,间歇期完全正常。严重者可因疼痛出现面肌反射性抽搐,口角牵向患侧即痛性抽搐。病程呈周期性,发作可为数日、数周或数月不等,缓解期如常人。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西医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西医的治疗是开镇静、止痛、消炎的药剂或者打封闭针,但疗效都不是很好,手术治疗后遗症大,可能引起患侧面部麻木,目前较少应用,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中医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三叉神经痛,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辨证治疗,将本病分为:风寒外袭型、风热外袭型、胃热上攻型、肝火上炎型、痰淤阻络型。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有多种,但针对于风热外袭型三叉神经痛的中成药尚无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治疗风热外袭型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风热外袭风热外袭型三叉神经痛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风热外袭型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
磨盘草30-40份、木贼6-9份、南牡蒿10-14份、牛奶树16-20份、螃蟹甲6-9份、伤寒草15—18份、山黄皮10-15份、刷把草20-25份、书带蕨25-30份、天青地白20-25份、乌藨连9-12份、木防己6-9份、白珠树30-40份、大透骨草12-15份、滇羌活6-10份、防风花3-6份、狗脚草根2-3份、果上叶6-9份、九子不离母12-15份、络石藤6-9份、水苎麻10-15份、甘草5-7份。
配方中所涉及到的药材的来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磨盘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磨盈草的全草。【性味】甘;淡;性凉【归经】肺;肾经【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化痰止咳;消肿解毒。主感冒;发热;咳嗽;泄泻;中耳炎;耳聋;咽炎;腮腺炎;尿路感染;疮痈肿毒;跌打损伤。
木贼【来源】药材基源:为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全草。【性味】甘苦;平;无毒【归经】肺;肝;胆经【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凉血止血;明目退翳。主风热目赤;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痔血;血痢;妇人月水不断;脱肛。
南牡蒿【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南牡蒿的根或全草。【性味】味苦;微辛;性凉【功能主治】疏风清热;除湿止痛。主风热头痛;风湿性关节炎;蛇咬伤。
牛奶树【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对叶榕的根、皮或茎叶。【性味】甘;微苦;性凉【功能主治】疏风解热;消积化痰;健脾除湿;行气散瘀。主感冒发热;结膜炎;支气管炎;消化不良;痢疾;脾虚带下;乳汁不下;跌打肿痛;风湿痹痛。
螃蟹甲【来源】药材基源:为唇科植物螃蟹甲的块根。【性味】味甘;性平【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止咳化痰;生肌敛疮。主风热感冒;咳嗽痰多;疮疡久溃不敛。
伤寒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夜香牛的全草或根。【性味】味苦;辛;性凉【功能主治】疏风清热;除湿;解毒。主感发热;咳嗽;急性黄疸型肝炎;湿热腹泻;白滞;亲疮肿毒;乳腺炎;鼻炎;毒蛇咬伤。
山黄皮【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假黄皮树叶或树皮。【性味】辛;苦;温【归经】肾;肺;膀胱经【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截疟。主感冒发热;咳嗽气喘;腹泻痢疾;风湿水肿;尿路感染;湿疹;疥癣;疮疖;蛇伤。
刷把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滇藏柳叶菜的全草。【性味】味辛;淡;性平【归经】归肺;肝经【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利湿止泻;活血接骨。主风热头痛;咽喉肿痛;声音嘶哑;腹泻;闭经;疮痈肿毒;跌打骨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文杰;,未经胡文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64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