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集气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856891.0 申请日: 2014-12-31
公开(公告)号: CN104588386A 公开(公告)日: 2015-05-06
发明(设计)人: 李祥华;崔洪海;丁飒;路忻;穗贤杰;刘驰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B08B15/02 分类号: B08B15/02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450000 ***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新型 集气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集气罩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集气罩。

背景技术

在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存在一些生产环节、步骤会释放大量大气污染物。它们污染环境,大部分是形成PM2.5灰霾现象的污染物质或前载体,其中有些物质还能够形成光化学烟雾。

以精细化工类生产企业为例,这些生产环节、步骤具有如下特点:

(1)在化工原料、溶剂等物料的使用上,涉及种类繁杂,包括尘类、各种酸、气体、苯系物、醇类物、酯类等物料。其中多数物质易挥发扩散,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在浓度较大时,刺激性、危害性明显增大,会引起接触人员明显不适,出现反应症状。

(2)其生产装置主要以各类蒸发器、反应釜、保温釜、管道等箱状、筒(管)状容器为主,布设密集,且阀门、物料出入口较多。各类蒸发器、反应釜等生产装置之间频繁发生物料转移、投加及装卸、分离等现象,其阀门启闭、物料出入口开合等操作频繁。

(3)实际的生产过程,从化工原理的角度看,可以分成粉碎、筛分、过滤(压滤)、洗涤(酸洗、碱洗)、萃取、蒸馏、分离、浸涂、蒸发、干燥等单元操作。各个单元操作的运行周期短,且每个周期在相应的设备中常伴有物料进出转换,这种操作通常也称之为间歇式操作。

与上述物料的性质、设备的运行条件、生产的操作方式特点相对应地,就是这些生产环节、步骤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完全持续地、密闭地进行,从而不可避免地使得大量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被高浓度地释放到大气中。在环境保护行业中,通常称这类排放为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尘)无组织排放,产生这类污染的设备称之为无组织排放源。

这种排放,如果不加以收集治理,在车间内,会严重危害工作人员的健康,最终进入大气环境,则污染大气环境,恶化环境质量。他们中的大多数物质,如尘类、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盐酸(硫酸雾)、苯系物、醇类物、酯类物等,都是形成PM2.5灰霾现象的污染物质或前载体,其中有些还能够形成“光化学污染”,产生“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气候现象,进而直接或间接危害到动植物的健康生长。

针对在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等生产企业存在的这类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现有治理技术主要思路是先收集,后处理。其治理的关键在于收集技术,收集技术的核心在于集气罩的设计,集气罩的设计决定其对无组织废气的收集效率,集气罩的收集效率对减少此类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具有直接影响。

集气罩一般呈喇叭口状或斗状,窄端口与抽气装置相连接,宽端口正对无组织排放源。

现有集气罩可以分为两类:

(1)开放式集气罩装置。这类装置主要代表是顶端固定悬空式集气罩。这类装置一般位于设备(无组织排放源)上方,少数位于侧(后)方。在空间上,大气流动只有在这类集气罩进气端口平面与无组织排放源(设备)操作面(或台面)之间是受限的,在其余的方向上则是和周围大气贯通的。这类装置的优点是便于操作设备,缺点是设备(无组织排放源)释放物质容易逸散,收集效率低(约60%)。

(2)密闭式集气罩装置。这类装置主要代表是通风橱。这类装置将设备(无组织排放源)围挡起来,一侧留有可开启的操作窗(孔)。在空间上,这类集气罩装置最大程度地将设备(无组织排放源)与周围环境大气隔绝起来,只有一些缝隙与大气贯通。这类装置的优点是对设备(无组织排放源)释放物质收集效率高(约95%),缺点是不便于操作设备,设备加料更新不易。

企业在实际生产建设的过程中,常常有多套相同的装置,并且他们的操作往往时间不同步,但都需要设置无组织排放物质的收集装置。这样不论采用哪一类集气罩装置,都存在集气罩建设数量多,闲置率高,建设投资大的问题;同时,选择集气罩装置时,还存在收集效率和操作便宜不能兼顾,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来克服上述问题。既能方便操作,又能保证收集效率,同时还能降低建设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集气罩,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的集气罩使用数量多,闲置率高,建设投资大,收集效率和操作便宜不能兼顾,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连通外界的排气管,排气管上安装有截止阀,排气管下端连接有可拆卸的通气管,通气管下方连接有集气罩,集气罩的集气腔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连接有圆盖,集气罩的下端连接有可伸缩的框架,集气罩下端设有多个围绕框架连接的可自动封闭结合的软垂条,垂条的下端可伸至工作台面,每两个垂条之间没有缝隙,垂条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上设有第二通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未经河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68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