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隔离断口的矿用真空馈电开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57588.2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7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宇腾真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1/20 | 分类号: | H02B11/20;H02B11/02;H02B1/26;H01H33/66;H01H33/6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7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隔离 断口 真空 馈电 开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用真空馈电开关装置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隔离断口的矿用真空馈电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防爆供电系统高、中、低压开关中使用的真空接触器组件,其结构是:一个真空接触器和一个换向开关再装上一个保护器,通过铜编织带用螺丝固定连接,这不仅使工艺复杂,而且由于连接线过多,增加了产品运行时安全风险。另外,采用传统真空接触器制成的防爆开关存在体积大、温升高、手动换向、开关内部接线多布局乱等工艺和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更重要是现有防爆开关没有明显隔离断口,无法保障操作者和电工在维修时可能存在的隔离断不开时造成的危及生命安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缩减体积,有利于井下搬运的智能真空接触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隔离断口的矿用真空馈电开关装置,包括防爆壳体,以及设置在防爆壳体中的智能真空接触器和与真空接触器电连接的导电机构;防爆壳体中还设有用于带动智能真空接触器往复移动的位移机构;智能真空接触器设有插接式电源侧接电柱,导电机构设有插接式电源侧接电套管;智能真空接触器在位移机构的驱动下,带动其上的电源侧接电柱使其插入或移出与导电机构中相应的电源侧接电套管,且在移出后使得电源侧接电柱与相应的电源侧接电套管形成隔离断口;防爆壳体上设有用于观察该隔离断口的透明观察窗。
上述方案中,智能真空接触器设有插接式负载侧接电柱,导电机构设有插接式负载侧接电套管;智能真空接触器在位移机构的驱动下,带动其上的负载侧接电柱使其插入或移出与导电机构中相应的负载侧接电套管,且在移出后使得负载侧接电柱与相应的负载侧接电套管形成隔离断口。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源侧接电柱和负载侧接电柱设置在智能真空接触器的同一壁面上。
上述方案中,各电源侧接电柱上套设有一个电流互感器;三个负载侧接电柱上共套设一个零序电流互感器。
上述方案中,电源侧接电柱和负载侧接电柱设置在智能真空接触器的顶壁上;所述位移机构是升降联动平台,智能真空接触器设置在该升降联动平台上;位移机构带动智能真空接触器上下移动。
本发明由于具有可视隔离断口,从而极大提升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种结构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真空馈电开关装置从侧面观察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种结构中智能真空接触器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智能真空接触器从另一侧观察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智能真空接触器与导电机构电连接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智能真空接触器与导电机构形成隔离断口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和图2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是本发明第一种结构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真空馈电开关装置从侧面观察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是一种带有隔离断口的矿用真空馈电开关装置,见图1和图2所示,包括防爆壳体7,以及设置在防爆壳体中的智能真空接触器8和与真空接触器电连接的导电机构5;防爆壳体中还设有用于带动智能真空接触器往复移动的位移机构6;智能真空接触器设有插接式电源侧接电柱23,导电机构设有插接式电源侧接电套管51;智能真空接触器在位移机构的驱动下,带动其上的电源侧接电柱使其插入或移出与导电机构中相应的电源侧接电套管,且在移出后使得电源侧接电柱与相应的电源侧接电套管形成隔离断口;防爆壳体上设有用于观察该隔离断口的透明观察窗74。
各电源侧接电柱上套设有一个电流互感器;三个负载侧接电柱上共套设一个零序电流互感器。
本实施例中,各真空开关管21沿铅垂线设置;所述位移机构是升降联动平台,智能真空接触器设置在该升降联动平台上;位移机构带动智能真空接触器上下移动。
防爆壳体的左右两侧壁73各设有一个透明观察窗74,其中一个观察窗的下方依次设有手分按钮71和用于带动升降联动平台上下移动的操作手把72;另外,隔爆门上设有门开启联锁机构7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宇腾真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宇腾真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75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