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然生水源疆蒙大运河自然排砂沙漠水利化建造技术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857695.5 申请日: 2014-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5735231A 公开(公告)日: 2016-07-06
发明(设计)人: 冯文光;冯卓;冯妍;冯博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能生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E02D3/00 分类号: E02D3/00;E02B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051 四川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自然 生水 源疆蒙 大运河 沙漠 水利化 建造 技术
【说明书】:

技术领域:超冷技术、水利技术、农林技术

发明属于利用超冷技术制冷与暖湿气流对流生冰生水,利用自然水源,种植高大常绿树森林护水生水,实现沙漠良田水利化、戈壁砾石土化水利化、草原水利化、盐碱地良田水利化,必能完全防沙尘暴、防雾霾。

技术背景:

喜马拉雅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秦岭挡住了南方海洋暖湿热气流,太行山挡住了东方暖湿热气流。深居内陆,距海遥远的新疆、甘肃、内蒙古,重重山岭阻隔,完全封闭了海洋水汽,水汽饱和度很低,降雨量剧降,长年干旱使土壤干燥成粉、成沙,树木枯死,暴风的狂乱,使形成沙漠的必要条件干旱、形成沙漠的物质基础沙、制造沙漠的动力风三者合力狂疯,再加上人为的滥垦、滥牧、滥樵、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促使沙漠化、戈壁化狂暴剧速恶性发展。土地退化,土壤结构破坏,土壤养分流失。新疆、甘肃、内蒙古既是高寒地区,又是高旱缺水地区。在中国沙漠化的土地为17.6万平方公里,潜在沙漠化危险的土地有15.8万平方公里,在湿润地带的风沙化土地有1.9万平方公里。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5000余万人,有近400万公顷的旱农田和500万公顷的草场受其影响。中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从原来的13.7平方公里增加到17.6万平方公里。土地沙化正急剧缩减着我们可以有效利用的土地。

地球上受到沙漠化影响的土地面积有3800多万平方公里,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600万公顷土地发生沙漠化。

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是向东流的黄河、长江的发源地。

澜沧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面,向南流入湄公河。

怒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面,向南流向印度洋。

喜马拉雅山北面、冈底斯山没有向西北流入塔里木盆地的河流。

综上所述,自然生水疆蒙大运河自然排砂沙漠水利化建造技术的原理具有开创性。

自然生水疆蒙大运河自然排砂沙漠水利化建造技术具有全世界推广价值。

自然生水疆蒙大运河自然排砂沙漠水利化建造技术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是难以估量的,将会造福子孙万代。

附图图1是自然生水疆蒙大运河建造路线图,图1说明如下:

●表示冰山、雪山、云山、浅丘、沙漠、海拔1000米左右高地等自然生水洞技术生水。

A线疆蒙大运河:从喀喇昆仑山东面、昆仑山北面、阿尔金山北面、贺兰山北端、阴山北面、北京、天津;

B线大兴安岭西运河:从大兴安岭西面修建运河、与A线交汇流入北京;

C线运河从喜马拉雅山北面、冈底斯山南面、喀喇昆仑山东面、昆仑山西端与A线交汇;

D线运河从A线流入塔里木河;

E线运河从冈底斯山北面、穿过昆仑山与A线交汇;

F线运河从唐古拉山北面,穿过昆仑山与A线交汇;

G线运河从天山(南)北面、天山(北)南面、与A线交汇;

H线运河从巴颜喀拉山北面、穿过柴达木盆地、穿过阿尔金山、与A线交汇;

I线运河从天山(北)北面、与J线交汇、再与A线交汇;

J线运河从阿尔泰山西南面、与I线交汇、再与A线交汇;

K线运河从祁连山、贺兰山西面、与A线交汇。

实例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然生水疆蒙大运河自然排砂沙漠水利化建造技术,其优点是修建疆蒙大运河系列运河,造福新疆、甘肃、内蒙古和全中国子孙万代。

从喀喇昆仑山东面、昆仑山西北面、阿尔金山北面、贺兰山北端、阴山北面修建疆蒙大运河(说明书附图图1中的A线),将自然水源、自然生水水源流入北京、天津。喜马拉雅山北面、冈底斯山向西北至塔里木盆地修建支干运河,将喜马拉雅山北面、冈底斯山的自然水源流向塔里木盆地,流入疆蒙大运河。

大兴安岭西、喀喇昆仑山东面、冈底斯山北面、唐古拉山北面、天山(南)北面与天山(北)南面、天山(北)北面、阿尔泰山西南面、巴颜喀拉山北面、祁连山、贺兰山西面修建支干运河,将自然水源流入疆蒙大运河。

在喀喇昆仑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祁连山、天山(南)、天山(北)、阿尔泰山、贺兰山、阴山、大兴安岭等高山及高地,运用自然环保卫生生水技术生水。在高山、高地建造自然生水塔,利用电、光、风、热自然环保卫生生水,并引水流入疆蒙大运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能生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能生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76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