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盾构法公路隧道运营巡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0126.4 | 申请日: | 2014-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6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胡珉;陆俊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1/20 | 分类号: | G07C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 公路 隧道 运营 巡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盾构法公路隧道运营巡检装置,属于射频识别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向传统行业的深入推广,当前公路隧道的管理也开始借助RFID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化改造和制度化管理。在隧道运营环节中,巡检是重要一环,很多严重的隐患都在这个阶段被发现解决从而避免了重大的损失和事故。但当前常规巡检的信息流通性差,同时手工记录存在明显的问题:人为因素影响大,纸质记录易遗失和污损,不利于信息化管理的推广。因此,很多的错误和重复劳动就不可避免,另外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没有得到有效的整理和汇总。
从RFID技术而言,在金属密集且适度较大的隧道中读写距离和稳定性、操作的便利性、设备选用等都成为难题。虽然,显示信息量、操作便利性、功能的完整性等诸多问题都因此出现,但在具体的应用环境下小型便携是推广应用的前提。在公路隧道的特殊应用环境下,主要的难点在于兼顾使用的便利性和RFID的读测要求,在手持式设备不能满足要求时采用合理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盾构法公路隧道运营巡检装置,是一种适应公路隧道环境的RFID巡检设备,应用于公路隧道运营中巡检电子化记录,使得RFID运营方案更具实际操作性,进一步提高巡检工作的效率和标准化,降低劳动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盾构法公路隧道运营巡检装置,包括固定式RFID读写器、金属推车、转动部件、活动筋板、电机模块和主控电脑;所述固定式RFID读写器固定在转动部件上;转动部件通过联轴器一端连接在活动筋板外伸部分上,一端连接在电机模块上;电机模块固定在活动筋板上;活动筋板连接在金属推车的扶手上,能够升降调整固定式RFID读写器的高度;固定式RFID读写器和电机模块采用蓄电池供电;固定式RFID读写器与主控电脑以WI-FI通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特点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整个RFID隧道信息化运营方案的一部分,综合考虑RFID技术在公路隧道应用环境下的困难,设计上考虑巡检人员的操作便利性和劳动的强度,电机驱动调节RFID位姿并利用电子巡检表使得整个应用方案更具实践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盾构法公路隧道运营巡检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详述如下:
参见图1,一种盾构法公路隧道运营巡检装置,包括固定式RFID读写器1、金属推车2、转动部件3、活动筋板4、电机模块5和主控电脑6;所述固定式RFID读写器1固定在转动部件3上;转动部件3通过联轴器一端连接在活动筋板4的外伸部分上,一端连接在电机模块5上;电机模块5固定在活动筋板4上;活动筋板4连接在金属推车2的扶手上,能够升降调整固定式RFID读写器1的高度;固定式RFID读写器1和电机模块5采用蓄电池供电;固定式RFID读写器1与主控电脑6以WI-FI通信。
针对在读取单环特定管片中RFID标签设计了用于调整固定式RFID读写器1的姿态的移动设备。当巡检装置停在标签所在正对位置时,首先通过活动筋板4的升降将固定式RFID读写器1调整到合适的高度,然后控制电机模块5的正反转调节固定式RFID读写器1与待读取RFID标签的相对角度,在固定式RFID读写器1有效的读测距离内找到合适的读取位置读取唯一编码。在获取编码后,利用WIFI传输至主控电脑6,生成巡检电子记录表,完成该环管片的巡检记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01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