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防水摄像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0287.3 | 申请日: | 2014-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5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洋;增田悟;文旭;易世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智华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7/08 | 分类号: | G03B17/08;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防水 摄像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摄像头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分体式防水摄像头。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电子这一行业中,无论是雨雪天气,还是当汽车路过积水时,都会或多或少的与水接触,而判断电子产品的质量好坏,产品的防水性能是相当重要的一环。目前,车载摄像头大体分为三部分:镜头、前后壳、线束。尤其是线束导体和后壳直接的防水,如果线束被水或水汽侵蚀后,直接影响线路,进而导致摄像头的不能使用。因此,线束与后壳之间的防水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产品的防水品质甚至跟产品的出厂品质息息相关。
针对其防水效果,目前采用比较简单的防水方法有线束穿过后壳,通过点胶才达到后壳防水的方式。在后壳预先留下一个通孔,线束段的接插件穿过此通孔直接用与PCB板(印刷电路板)连接,而线束与后壳通过点胶的方式来实现防水。此种方法主要由胶水来实现防水,所以有非常大的弊端。最重要的,胶水充填在后壳与线束之间,在填充过程中,由于胶水的流动性以及线束的晃动,难以保证线速与后壳之间的气密性;其次在线束摇摆过程中,接插件随着摇摆动作晃动,可能造成接触不良,影响摄像头性能;再次在车载摄像头使用过程中,车内温度、湿度频繁变化,胶水性能降低,导致产品漏水;还有也无法保证足够的拉伸强度,在拉伸过程中,线速与后壳分离使产品损坏。还有另外一种防水方法,如图1所示,壳体内部点胶,外部SR方式(金属线槽敷设方式),此结构在后壳3′的凸台内,线束1′与后壳3′连接的位置增加一个SR胶套2′,来实现线束一次防水,在后壳3′内部通过打入大量的胶水4′填充SR间隙,待胶水吸湿固化后,实现防水。在该方法中,其SR防水等级很难达到IPX8;而且水汽通过线束1′尾端,由线束1′内部缝隙进入摄像头本体,无法实现防水;再次在前后壳超声波熔接的产品中,线束1′ 和后壳3′的连接的工序在熔接工序前,造成熔接不方便;还有在车载摄像头使用过程中,车内温度、湿度频繁变化,会影响胶水4′的性能,产品防水性能不稳定。
所以在后壳与镜头之间的防水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防水摄像头,采用埋入分体式设计,可以非常有效的解决后壳与镜头之间的防水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体式防水摄像头,包括:
后壳;
插入所述后壳的若干根铜针,所述铜针与所述后壳为埋入射出成型;
插入所述后壳上的线束;
设置于所述线束与后壳内的防水塞。
优选的,上述分体式防水摄像头中,所述后壳上设有卡槽结构,所述线束上设有配合所述卡槽结构的卡台结构。
优选的,上述分体式防水摄像头中,所述后壳上设有卡台结构,所述线束上设有配合所述卡台结构的卡槽结构。
优选的,上述分体式防水摄像头中,所述铜针中部设有与所述后壳配合的卡台。
优选的,上述分体式防水摄像头中,所述铜针均匀分布。
优选的,上述分体式防水摄像头中,所述铜针的根数为六根。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分体式防水摄像头,本实用新型采用埋入式保证后壳完全密闭,后壳与整体内部无气体交换,实现完全防水;且铜针与线束连接部位采用防水塞二次防水,隔绝水汽侵蚀,保证接触良好,防水性能可靠;且分离式设计中的卡槽结构保证束与后壳之间有足够的拉伸强度;还有作业员组装简单方便,流水线工作,有很高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壳体内部点胶,外部SR方式的防水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水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水摄像头中线束的立体图;
图4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水摄像头中铜针插入后壳形成的整体立体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为线束、2′为SR胶套、3′为后壳、4′为胶水;
1为线束、2为后壳、3为卡槽结构、4为铜针、5为防水塞。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智华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智华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02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Wi-Fi无线型分离式多功能小剧场掌上机
- 下一篇:板料眼镜鼻托组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