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管切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1067.2 | 申请日: | 2014-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8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前春;王玉;王长宁;章东哲;方晓军;杨延增;赵航博;谭欢;曹彦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D21/00 | 分类号: | B23D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管切刀。
背景技术
油管切刀用于带压切割油管装置。在切割过程中油管不动,刀具绕油管转动。当油管与带压切割油管装置不同心时,使用现有切断刀在切割过程中,容易发生卡刀、断刀、油管切口不整齐等问题,无法满足现场使用要求。而现有圆形刀具主要用于塑料管材及硬度较低的薄壁管材切割,不适用于油管切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管切割刀具,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油管切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具本体,所述刀具本体由刀根通过刀面延伸至刀刃,刀具本体中心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刀面为整圆且刀面厚度由刀刃至刀根逐渐增加。
所述刀刃、刀面、刀根及安装孔上下对称且圆周对称。
所述刀刃外缘横截面为圆弧,该圆弧半径r值为0.6—1.2mm。
所述刀面和刀根结合处为圆弧,该圆弧半径R值为2—3.5mm。
所述刀面夹角α为18—35 o。
所述刀刃和刀根厚度比值为1/4—1/3。
所述刀具硬度为HRC50—58。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具有抗卡、防断、耐震、油管切口整齐、切割过程无切屑,满足现场切割油管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记为:
1—刀刃,2—刀面,3—刀根,4—安装孔,5—刀具,6—被切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材切割刀具,尤其涉及一种油管切断刀具,其具体结构为:
包括刀具本体,所述刀具本体由刀根3通过刀面2延伸至刀刃1,刀具本体中心设置有安装孔4;所述刀面2为整圆且刀面2厚度由刀刃1至刀根3逐渐增加。刀刃1、刀面2与刀根3可以绕安装孔4转动,刀具5一边主动绕被切油管6中心O旋转,一边向油管方向径向运动,挤压油管实现切割,由于刀具采用挤压切割,无切屑产生。由于刀具与油管的接触面随切入深度增加增大,可防止切入深度突然增加而发生卡刀。当刀具切穿油管时,刀根与油管外表面接触,以防止刀刃陷入油管卡刀。
本实用新型中的刀刃1、刀面2、刀根3及安装孔4上下对称且圆周对称。
本实用新型中的刀刃1外缘横截面为圆弧,该圆弧半径r值为0.6—1.2mm。由于刀刃1为圆弧面,当刀具经过油管不规则表面时运动轨迹较普通切断刀更为平滑从而起到耐震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的刀面2和刀根3结合处为圆弧,该圆弧半径R值为2—3.5mm。
本实用新型中的刀面2夹角α为18—35 o。
本实用新型中的刀刃1和刀根3厚度比值为1/4—1/3。
本实用新型的刀具硬度在HRC(50—58)之间,可对油管进行切割。
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10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放物保护用三维减隔震平台
- 下一篇:便携式船舶电站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