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缆用油膏的闪点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1589.2 | 申请日: | 2014-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2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文涛;张辉;张怡;徐俊兰;王健;胡红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52 | 分类号: | G01N2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弘;李翔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油膏 闪点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缆或电缆用油膏的闪点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油膏,当油膏达到某温度时,油膏的蒸汽和周围空气产生的混合气,一旦与火焰接触,即发生闪燃现象,发生闪燃时油膏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因此,闪点是可燃性液体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也是可燃性液体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可燃性液体,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较差。线缆行业中,需要使用各种石油膏,如光缆中会用到纤膏及缆膏,纤膏一般是填充在松套管中的,缆膏一般填充在缆芯间隙中,缆膏又有多种型号,如阻水型、吸水型、冷应用型、加热应用型等;电缆中的缆膏一般是填充在缆芯间隙中的。油膏的闪点决定了油膏的挥发性,而若闪点较低时,不仅不安全、而且会因挥发而造成线缆品质的下降,如电缆的线间电容增大、光缆中光纤附加衰减增加、光缆阻水性能下降,等等,为此,线缆行业对于油膏的检测非常重视,目前测试油膏闪点主要是按照GB/T3536《克里夫兰开口杯法进行》规定的方法进行的,为此,各个企业具有不同的检验设备,在有争议时很难相互说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揭示一种线缆用油膏的闪点检测装置,它不仅可以粗确、方便地检测线缆油膏的闪点,而且可以降低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揭示该种装置的检测方法;它们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实例中,一种线缆用油膏的闪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壳体1、显示单元101、测温单元102、控制单元103、存储单元104、输入单元105、旋转装置106、加热装置、供气装置3、检验杯4、供电装置;壳体上具有固定杆,显示单元位于壳体外部,显示单元为电子显示,测温单元中包含有热电偶5,热电偶的一端可穿过固定杆上的孔,热电偶的另一端连接在输入单元的温度输入端口11,控制单元、存储单元、加热装置、供电装置位于壳体内部,控制单元与显示单元、测温单元、存储单元、输入单元、旋转装置、加热装置之间是电连接的,旋转装置由位于壳体内部的电动机、位于壳体外的连接杆2、固定在连接杆上且内部为中空的燃气管21构成,电动机的转轴12伸出壳体上表面且与连接杆相固定连接,燃气管的两端都是伸出连接杆的,燃气管的一端为弯曲的点火部22;供气装置由供气罐31、与供气罐连接的气体流量控制部件32、与气体流量控制部件连接的供气管33构成;供气管的另一端套接在燃气管的另一端;检验杯放置在加热装置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实例中,一种线缆用油膏的闪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壳体1、显示单元101、测温单元102、控制单元103、存储单元104、输入单元105、旋转装置106、加热装置、供气装置3、检验杯4、供电装置;壳体上具有固定杆,显示单元位于壳体外部,显示单元为温度计6,温度计固定在固定杆上,测温单元中包含有热电偶5,热电偶的一端可穿过固定杆上的孔,热电偶的另一端连接在输入单元的温度输入端口11,控制单元、存储单元、加热装置、供电装置位于壳体内部,控制单元与显示单元、测温单元、存储单元、输入单元、旋转装置、加热装置之间是电连接的,旋转装置由位于壳体内部的电动机、位于壳体外的连接杆2、固定在连接杆上且内部为中空的燃气管21构成,电动机的转轴12伸出壳体上表面且与连接杆相固定连接,燃气管的两端都是伸出连接杆的,燃气管的一端为弯曲的点火部22;供气装置由供气罐31、与供气罐连接的气体流量控制部件32、与气体流量控制部件连接的供气管33构成;供气管的另一端套接在燃气管的另一端;检验杯放置在加热装置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实例中,一种线缆用油膏的闪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壳体1、显示单元101、测温单元102、控制单元103、存储单元104、输入单元105、旋转装置106、加热装置、供气装置3、检验杯4、供电装置;壳体上具有固定杆,显示单元位于壳体外部,显示单元为电子显示,测温单元安装在固定杆上,测温单元的发送器7将采集的温度信号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存储单元、加热装置、供电装置位于壳体内部,控制单元与显示单元、测温单元、存储单元、输入单元、旋转装置、加热装置之间是电连接的,旋转装置由位于壳体内部的电动机、位于壳体外的连接杆2、固定在连接杆上且内部为中空的燃气管21构成,电动机的转轴12伸出壳体上表面且与连接杆相固定连接,燃气管的两端都是伸出连接杆的,燃气管的一端为弯曲的点火部22;供气装置由供气罐31、与供气罐连接的气体流量控制部件32、与气体流量控制部件连接的供气管33构成;供气管的另一端套接在燃气管的另一端;检验杯放置在加热装置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宣城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宣城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15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