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镜组同心装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1673.4 | 申请日: | 2014-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0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向明;张锦亮;姜峰;王中强;赵玮;刘伟光;李玉喜;肖应玉;赵红军;阮越;贾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同心 装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零件装配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透镜的装配工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含多个相同直径透镜和隔圈的透镜组一次装配到位的同心装配工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透镜装配工艺常用的方法是,操作人员首先用手将透镜放在支撑座上,然后将透镜筒直接套在透镜的外部,到位后再将透镜筒和支撑座倒转,并将支撑座从透镜筒中取出。当透镜组含有多片透镜和隔圈时,特别是透镜组与透镜筒之间的配合精度在0.05mm以内且洁净度在0级要求的情况下,将透镜组一次装入到透镜筒一端内侧是十分困难的。因为透镜和隔圈很难同心摆放,透镜筒在套入到透镜组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镜片倾斜、卡在透镜筒中,造成镜片表面的划伤、蹦边、严重会造成透镜报废等问题。当透镜的外径≤30mm时,装配就更加困难,特别是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若出现手抖动时,就更容易造成透镜滑落甚至破损的现象,而且装配的成功率也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透镜组同心装配装置,以满足含有多个相同直径的透镜和隔圈的透镜组提出的装配工艺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装置包括夹持机构、三根导轨、底座、支撑座、锁紧手轮;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盘、下导轨盘、上导轨盘、三个夹持柱、三个滑块、手柄和若干钢珠,固定盘为带有中心通孔的圆盘,其周边均布三个半圆形支耳,半圆形支耳上均开有轴向导向孔,中心通孔的内壁上开有一圈周向V形槽,在圆盘端面的同一圆周上均布三个轴孔,下导轨盘和上导轨盘均为带有中心通孔的圆盘且圆盘的外周边带有一圈倒角,在下导轨盘端面的同一圆周上均布了三个螺纹孔,夹持柱为圆杆和长条板构成的L形结构体,长条板的中间位置开有矩形通槽,长条板的端头带有铰接孔,滑块为T字形圆柱体且其横盘的直径大于所述矩形通槽的宽度,手柄为Z字形结构体;所述导轨均为圆柱杆且一个端面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底座为平板结构且下板面设有与三个轴向导向孔相对应的三个螺钉沉孔;所述支撑座为T形圆柱体且其竖杆的端面上制有圆柱形凹台;所述上导轨盘与下导轨盘均装入到固定盘的中心通孔中,上导轨盘与下导轨盘固连,上导轨盘的一圈倒角及下导轨盘的一圈倒角与固定盘的一圈周向V形槽共同形成环形通槽,所述若干钢珠放置在所述环形通槽内;所述长条板的铰接孔与固定盘的轴孔正对并装入销轴,以使夹持柱铰接在固定盘的下端面上;所述滑块的竖杆均穿过对应夹持柱的矩形通槽后与下导轨盘的螺纹孔固连,滑块的横盘环形面与所述矩形通槽的端面接触;所述手柄的一根横杆与上导轨盘的上端面固连;所述锁紧手轮固连在其中一个半圆形支耳的外侧壁上且螺纹端头能够伸进该半圆形支耳的轴向导向孔中;各导轨的螺纹孔一端通过螺钉与底座的对应螺钉沉孔固连,导轨的另一端伸进所述轴向导向孔中且两者形成滑动副,所述夹持柱的圆杆指向底座;支撑座放置于底座中心位置处且所述竖杆上的圆柱形凹台面对所述夹持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柱通过滑块的导向作径向滑动,带动透镜组中各透镜和隔圈进行位置微调,最终使三个圆杆与透镜组中各零件的外柱面相切,实现对透镜组中各零件的定心,由此解决了操作人员目视无法将透镜组中各零件进行同心摆放的难题,并克服了透镜组与透镜筒装配过程中因位置偏差出现的透镜倾斜、卡滞、装配不到位的现象。
(二)在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机构和底座之间安装了三根互相平行的圆柱导轨,且导轨与半圆形支耳上的轴向导向孔滑动配合,从而保证了夹持机构在夹持透镜筒后能够沿导轨平稳的滑动到透镜组处并平稳的套到透镜组上,从而避免了在现有技术中因操作人员手抖动导致的透镜滑动、倾斜,透镜卡滞在透镜筒内等问题,进而提高了透镜的装配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装置的组成及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机构的仰视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未经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16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