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成分撞针式灌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2473.0 | 申请日: | 2014-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9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绿的机械设备厂;绿的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36 | 分类号: | B29C44/36;B29C31/10;B29B7/44;B29K75/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张作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分 撞针 灌注 装置 | ||
1.一种三成分撞针式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开有空腔的灌注体(1)、搅拌部分(2)、注料部分(3)、混合器(4)及清洗部分(6),其中:所述灌注体(1)的周缘开有三个注料插槽(14)及一个清洗插槽(61);所述的注料部分(3)包括三个,各注料部分对应插设在上述注料插槽(14)内,注料部分(3)循环注料至灌注体(1)内;所述的搅拌部分(2)贯穿插设在灌注体(1)内,搅拌部分(2)的上端连接动力机构,下端伸入混合器(4)内;所述混合器(4)设置在灌注体(1)的底部,物料经灌注体(1)流入混合器(4)内,通过搅拌部分(2)在混合器内混合搅拌;所述的清洗部分(6)插设在清洗插槽(61)内,清洗部分(6)注射清洗介质到灌注体(1)及混合器(4)内进行清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成分撞针式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体(1)包括灌注本体(11),上述注料插槽(14)及清洗插槽(61)倾斜开设在灌注本体(11)上,两者连通灌注本体(11)中部的空腔,灌注本体(11)上对应于各注料插槽(14)分别开有注料进口(13)及注料出口(12),上述注料进口(13)及注料出口(12)与注料插槽(14)连通,物料经注料进口(13)进入注料部分(3)内,经注料出口(12)流出注料部分(3),从而循环供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成分撞针式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部分(2)包括搅拌轴(21)及搅拌刀(22),其中:上述搅拌轴(21)贯穿插设在灌注体(1)的中部空腔内,搅拌轴(21)的上端连接动力机构;上述搅拌刀(22)连接在搅拌轴(21)的下端,搅拌刀(22)插入混合器(4)内,搅拌刀(22)在动力机构驱动下,搅拌混合器(4)内的物料;搅拌轴(21)外部套有轴心座(5),上述轴心座(5)的下部固定在灌注体(1)上,轴心座(5)的两端通过轴承(23)与搅拌轴(21)连接;上述轴心座(5)与搅拌轴(21)之间设有O型扣(27),上述O型扣(27)可拆卸地设置在轴心座(5)和搅拌轴(2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成分撞针式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21)与搅拌刀(22)的连接处设有套筒(25),上述套筒(25)的上部设有油封环(24),油封环(24)的内部设有油封(26),上述套筒(24)与油封环(25)紧贴灌注体(1)的空腔内壁,以防止物料泄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成分撞针式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料部分(3)包括注料针杆(31)、循环套(39)及气缸(32),其中:上述循环套(39)的中间开有空腔;上述注料针杆(31)设置在循环套(39)内,注料针杆(31)为阶梯轴,其尾端的外径小,中间的外径大,前端为针头状,注料针杆(31)前端设有针阀座(310);上述气缸(32)的前后端分别设有气缸前盖(36)及气缸后盖(37),气缸(32)内插设有活塞杆(34),活塞杆(34)的前后端分别连接注料针杆(31)及活塞(33),活塞(33)通过弹簧(35)连接气缸后盖(3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成分撞针式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套(39)的外部开有进料口(313)及出料口(312),进料口(313)及出料口(312)分别与灌注本体(11)上的注料进口(13)及注料出口(12)对应设置,物料从注料进口(13)流入,经进料口(13)进入注料部分(3),经注料部分(3)注料后多余的物料通过出料口(12)导出,经注料出口(312)流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成分撞针式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前盖(36)与循环套(39)之间设有铜套(38),上述铜套(38)的前端设有注料油封(316),以防止物料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绿的机械设备厂;绿的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绿的机械设备厂;绿的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24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路由优化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用户装置、以及冲突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