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线振子单元自动精密打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2806.X | 申请日: | 2014-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8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辉;魏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国能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24 | 分类号: | B21D28/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南屏洪湾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单元 自动 精密 打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工装,尤其涉及一种天线振子单元自动精密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振子单元是移动通信基站系统的有源天线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件。振子单元是根据电磁波的激励原理,从物理尺寸上把振子做成一个谐振体,从而达到发射和接收特定频率电磁波的目的。在振子单元的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保证通孔的精密性,确保通孔直径误差在±0.1mm的范围内,以保证振子单元的使用性能,但由于现有设备中很少涉及振子单元通孔方面的加工工装,导致产品合格率低,且由于需要人工测量通孔直径,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天线振子单元自动精密打孔装置,既提高振子单元通孔的打孔精度,又提升加工的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
一种天线振子单元自动精密打孔装置,包括机座、冲压气缸、夹具、模具、弹回气缸和自动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气缸和弹回气缸均安装在机座上,夹具包括上夹具和下夹具,上夹具安装在冲压气缸底部,下夹具安装在弹回气缸顶部,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夹具上安装有上模具,下夹具上安装有下模具,冲压气缸和弹回气缸均连接有自动控制模块。
所述冲压气缸位于弹回气缸正上方。
所述的上模具和下模具与振子单元的形状、通孔的形状吻合,且可任意更换。
所述的下模具上有通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以上天线振子单元自动精密打孔装置,有效实现天线振子单元的精密打孔,确保每个振子单元通孔直径误差在±0.1mm的范围内,有效保证振子单元的精密度,同时通过自动控制操作,减少人工测量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天线振子单元自动精密打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夹具和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冲压气缸、2——夹具、21——上夹具、22——下夹具、3——模具、31——上模具、32——下模具、33——通孔、4——弹回气缸、5——机座、6——自动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天线振子单元自动精密打孔装置,包括机座5、冲压气缸1、夹具2、模具3、弹回气缸4和自动控制模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气缸1和弹回气缸4均安装在机座5上,夹具2包括上夹具21和下夹具22,上夹具21安装在冲压气缸1底部,下夹具22安装在弹回气缸4顶部,模具3包括上模具31和下模具32,上夹具21上安装有上模具31,下夹具22上安装有下模具32,冲压气缸1和弹回气缸4均连接有自动控制模块6。
所述冲压气缸1位于弹回气缸4正上方。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夹具21上安装有与振子单元匹配的上模具31,下夹具22上安装有振子单元匹配的下模具,保证冲压通孔的精度。通过自动控制模块6同时控制冲压气缸1和弹回气缸4,实现冲压气缸1和弹回气缸4同步操作。
如图2所示,所述的下模具32上有通孔设置,配合夹具2的使用,提高了加工的精密性和加工效率。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国能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国能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28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辊全自动液压卷圆机用冲孔模具
- 下一篇:一种螺钉头多边形沉孔冲切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