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极包以及采用该电极包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2988.0 | 申请日: | 2014-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0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邓小凤;邓韵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韵;邓小凤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罗伟平 |
地址: | 523017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以及 采用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极包以及采用该电极包的电池。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锂离子电池具有容量大、重量轻、循环寿命长的特点。虽然目前在制造成本方面仍高于铅酸电池,但从使用生命周期内的经济性考虑,性价比已显著高于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已成新能源领域的排头兵。
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集流体,既是正负极活性材料的载体,又是能量转换的载体,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锂离子电池用的正负极集流体材料—铜箔或者铝箔的厚度一般在10~20 微米范围,但由于其具有脆性及韧性低下的特性,致使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涂布、烘干、切片工艺流程中,容易发生断裂、破边等不良现象,从而造成停机处理,既浪费了材料,又延误了工时,并且造成产品一致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包,由于无毛刺,在生产过程中不需经过涂布、烘干等工艺流程,从而不容易发生断裂、破边等不良现象,且导电性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极包,包括正极电极包,负极电极包以及隔膜,正极电极包包括正极集流体,以及与正极集流体电性导通的正极活性材料包;正极活性材料包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包封膜,包封膜为离子导通,电子不导通的膜片;负极电极包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与负极集流体电性导通的负极活性材料包,负极活性材料包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和包封膜,该包封膜为离子导通,电子不导通的膜片;隔膜将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隔离。
通过隔膜将正极电极包和负极电极包隔离,正极活性材料和包封膜形成正极电极包,负极活性材料和包封膜形成负极电极包,结构简单,同时能使生产中不产生毛刺,可以省去涂布、烘干等工艺流程,大大的节约时间及人力,且不容易发生断裂、破边等不良现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极包的进一步改进,正极活性材料包通过导电体与正极集流体连接;且负极活性材料包通过导电体与负极集流体连接。通过导电体的连接,使正极活性材料包和负极活性材料包分别与正/负极集流体连接更牢固,且导电体有助于正极活性材料包和负极活性材料包更好地向正/负极集流体电性导通。
其中,正极集流体为铝箔片,正极集流体通过导电体与正极活性材料包连接,导电性能增强。负极集流体为铜箔片。经试验证明,以铜箔片为负极集流体效果最好。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厚度均为7~15μm。当集流体厚度高于15μm时,会影响极片的能量密度,当其厚度低于7μm时,未能达到最佳的导电效果。优选的,集流体厚度为10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极包的进一步改进,正极活性材料包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包封膜,负极活性材料包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和包封膜。使用包封膜更好的保护正极活性材料包和负极活性材料包。
其中,正极活性材料为磷酸亚铁锂、磷酸锰铁锂、磷酸钒锂、钴酸锂、锰酸锂、硅酸亚铁锂或镍酸锂。优选的,以磷酸亚铁锂作为正极活性材料,导电效果最好;负极材料为石墨粉末。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极包的进一步改进,包封膜为隔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极包的进一步改进,正极活性材料包为至少两个,负极活性材料包的数量多于或等于正极活性材料包的数量。
在首次充电时,正极电极包跑出了很多的离子,而保证和负极电极包能够接收,所以负极活性材料包的个数不少于正极活性材料包。
本实用新型电极包的有益效果在于:改变了传统极片的片状结构,从而使在电池生产的过程不产生毛刺,且不需要进行涂布、烘干等工艺流程,省时省力,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使用上述电极包制成,结构简单,能有效的节约生产成本。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池,包括封装袋、置于封装袋内的电极包、隔膜和电解液,电极包为上述电极包,电极包的正极集流体伸出封装袋形成正极极柱,电极包的负极集流体伸出封装袋形成负极极柱。
其中,隔膜为PE(聚乙烯)膜或PP(聚丙烯)膜。
隔膜是电池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对电池安全性和成本有直接影响,其主要作用是:隔离正、负极并使电池内的电子不能自由穿过,让电解液中的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自由通过。电池隔膜的的离子传导能力直接关系到电池的整体性能,其隔离正负极的作用使电池在过度充电或者温度升高的情况下能限制电流的升高,防止电池短路引起爆炸,具有微孔自闭保护作用,对电池使用者和设备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PE膜和PP膜通常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通过关闭微孔和将薄膜变成无孔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韵;邓小凤,未经邓韵;邓小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29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脉动热管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极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