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井工程的出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5041.5 | 申请日: | 2014-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2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姚义堂;李宏伟;石军涛;段成红;陈磊;汪鹏;徐涛;柏磊;吴修亮;王志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昌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7/00 | 分类号: | E21D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7464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井工程的出渣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矿山,井筒(巷道)在建期间的施工进度,对整个工程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采用两个吊桶轮换提渣,吊桶放在平板车上,重桶出来,空桶进入另一轨道。平板车只能通过人工推移,重桶、空桶轮流交替,每个小时只能提升4桶,出渣速度缓慢,工人工作量大,直接制约着整个工期的施工进度,必须采用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加快二期工程的施工,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整个矿山矿源的有序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井工程的出渣装置,来弥补人工推车工作量大、提渣缓慢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建井工程的出渣装置,包括有相交的竖井和横向巷道,所述的竖井内在与横向巷道的相交处设有工作平台,竖井内设有吊桶,所述的工作平台上设有供吊桶通过的开孔,其特征在于:围绕开孔口部的四周固定有与通孔孔径相等的筒体,所述的横向巷道内设有小车,所述的小车上固定有斜向支架,所述斜向支架的底端朝向所述的工作平台,所述斜向支架上固定连接有绳索,所述绳索的前端固定连接在吊桶上的提拉环上;所述的小车包括有转动安装在其底部的前、后转轴,所述的横向巷道内在前、后转轴之间设有液压缸,所述的前转轴上安装有轴承,所述液压缸活塞杆的端部与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
所述的建井工程的出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转轴之间的轴距为16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液压控制提升吊桶出渣,加快了提升速度,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弥补了人工推车工作量大、提渣缓慢的不足,出渣效率高,每小时可提升6桶渣土,安全性好,特别适用于矿山井建期间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建井工程的出渣装置,包括有相交的竖井1(在建井筒)和横向巷道2,竖井1内在与横向巷道2的相交处设有工作平台3,竖井1内设有吊桶4,工作平台3上设有供吊桶4通过的开孔,围绕开孔口部的四周固定有与通孔孔径相等的筒体5,横向巷道2内设有小车6,小车6上固定有斜向支架7,斜向支架7的底端朝向工作平台3,斜向支架7上固定连接有绳索8,绳索8的前端固定连接在吊桶4上的提拉环上;小车6包括有转动安装在其底部的前、后转轴9、10,横向巷道内在前、后转轴9、10之间设有液压缸11,前转轴9上安装有轴承,液压缸11活塞杆的端部与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前、后转轴9、10之间的轴距为1600mm。
吊桶4放稳后,启动液压缸11,液压缸11使前、后转轴9、10向前移动,当小车6距离吊桶4大约200mm,即小车6顶靠到筒体5外壁时,关闭液压缸11。当吊桶4装满渣土后,再次启动液压缸11,在液压缸11驱动下,前、后转轴9、10向后移动,提升起吊桶4,最后关闭液压缸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昌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大昌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50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管片结构
- 下一篇:方形竖井井壁施工钢模可调节下料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