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去水机的海绵挤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5099.X | 申请日: | 2014-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7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吕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5/18 | 分类号: | F26B15/18;F26B25/00;F26B5/14;F26B5/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去水机 海绵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去除产品包装表面积水的去水机,具体涉及去水机的海绵挤水机构。
背景技术
一些盛装水、药液的产品,在封口包装后,产品的包装表面易附着水珠或积水,给后续的储存、运输带来麻烦。目前给产品包装去水的方式是工人手动拿起产品,用吸水布擦除水分。这种产品包装表面取水的方式劳动量大,操作麻烦,使得产品的生产效率较低。
目前,也有设置上、下输送带来将产品夹于其中的去水机,通过输送带材质的吸水性能来对产品包装表面吸水,但是,由于符合输送带韧性要求的材质,一般吸水性能较差,输送带很快就吸水饱满,导致对产品的去水效果不好,反而需要再次人工擦除,进一步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去水机的海绵挤水机构,能挤压在输送带上吸附上、下输送带中的水分,保证上、下输送带的自动吸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去水机的海绵挤水机构,包括用于吸附产品包装表面水分的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所述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均安装于一机架上,所述机架包括位于上输送带两侧的两个第一固定板和位于下输送带两侧的两个第二固定板,在每个第一固定板和每个第二固定板上各自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均具有可伸缩的顶杆;所述海绵挤水机构还包括用于分别吸附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的水分的两个海绵辊,其中一个海绵辊横跨于上输送带的上方,并枢装在位于上输送带两侧气缸的顶杆上,该海绵辊在顶杆收缩后挤压在上输送带上并与上输送带滚动配合;另一个海绵辊横跨于下输送带的下方,并枢装在位于下输送带两侧气缸的顶杆上,该海绵辊在顶杆伸出后挤压在下输送带上并与下输送带滚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气缸均设置在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的外侧面,在顶杆对应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均开有竖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海绵辊的两端均伸出有枢轴,所述枢轴穿过对应的限位槽后固定在对应的顶杆上。
优选地,两个所述的第一固定板和两个所述的第二固定板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海绵辊可通过气缸上可伸缩的顶杆来形成对输送带的挤压,从而将输送带的水分挤压并吸出,使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保持对产品的吸水性能,改进吸水效果,实现自动对产品的包装表面去水;同时,海绵辊与输送带为滚动配合,减少了挤压带来的阻碍,在第一、第二固定板的支持作用下,使去水运转顺畅;另外,第一、第二固定板上的限位槽、枢轴和连接杆的设置,进一步使海绵辊的滚动更加可靠、平稳,提高了生产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海绵挤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输送带;2、下输送带;3、海绵辊;31、枢轴;4、机架;41、第一固定板;42、第二固定板;5、气缸;51、顶杆;6、限位槽;7、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去水机的海绵挤水机构,包括用于吸附产品包装表面水分的上输送带1、下输送带2和用于分别吸附上输送带1和下输送带2的水分的两个海绵辊3,上输送带1和下输送带2均安装于一机架4上。
本实施例的机架4包括位于上输送带1两侧的两个第一固定板41和位于下输送带2两侧的两个第二固定板43,第一固定板41和第二固定板42分别用于安装固定上输送带1和下输送带2。在上输送带1和下输送带2的运转作用下,可带动产品进入上输送带1和下输送带2之间,使产品与上输送带1和下输送带2发生摩擦或挤压,从而由上输送带1和下输送带2来吸附产品的外包装表面的水分。
在每个第一固定板41和每个第二固定板42上各自固定有气缸5,本实施例的气缸5具体是固定在在第一固定板41或第二固定板42的外侧面。
气缸5均具有可伸缩的顶杆51,气缸5驱动顶杆51伸缩。其中一个海绵辊3横跨于上输送带1的上方,并枢装在位于上输送带1两侧气缸5的顶杆51上,该海绵辊3在顶杆51收缩后挤压在上输送带1上并与上输送带1滚动配合;另一个海绵辊3横跨于下输送带2的下方,并枢装在位于下输送带2两侧气缸5的顶杆51上,该海绵辊3在顶杆51伸出后挤压在下输送带2上并与下输送带2滚动配合。第一固定板41上的气缸5驱动其顶杆51收缩,使海绵辊3挤压出上输送带1的水分并加以吸附;第二固定板42上的气缸5驱动其顶杆51伸出,使海绵辊3挤压出下输送带2的水分,并通过海绵辊3的海绵吸水能力对水分加以吸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吕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吕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50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