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防磨罩压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5822.4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5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廖仿华;陈怡明;陈栋;温霞娟;莫荣华;张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西江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5/04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31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防磨罩压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管道防磨罩压型模具。
背景技术
在高压锅炉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锅炉的压力高,其输送热介质的管道也要承受相应的高压力,所以需要在管道易破损的弯部套装上防磨罩,防止管道的磨损,如图7、图8所示的管道防磨罩5,是具有对应于管道弯部的半管,其精度要求高;现有防磨罩的生产,是用上模和下模的压型面为凹凸相配合的曲面的模具压制而成,因压制成型后的管道防磨罩的成型体是曲面板,此曲面板很难从下模的型腔中取出,所以急需一种容易拆装、方便取出,简单实用的防磨罩压型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道防磨罩压型模具,这种管道防磨罩压型模具可以解决压制成型后的管道防磨罩的曲面板难从下模的型腔中取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管道防磨罩压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压型面和所述下模的压型面为凹凸配合的曲面,所述下模的下部通过底板连接有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一套筒两端的顶杆和调节螺栓,所述顶杆和调节螺栓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下模的下部开设有插入所述顶杆的通孔。
上述防磨罩压型模具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曲面由长边圆弧和短边圆弧限定,所述长边圆弧的曲率半径为66mm~66.18mm,所述短边圆弧的曲率半径为15.88mm~16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下模中增加了卸料装置,使压制成型后的管道防磨罩的曲面板容易从下模的型腔中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 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图5是图1中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仰视图。
图7是防磨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B-B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管道防磨罩压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的压型面和下模2的压型面为凹凸配合的曲面,曲面由长边圆弧和短边圆弧限定,长边圆弧的曲率半径为66mm,短边圆弧的曲率半径为15.88mm;下模2置于一底板3之上,下模2的下部和底板3上均开有一相互连通的通孔,底板3的下端面连接有一卸料装置4,如图5、图6所示,卸料装置4包括分别设置在一套筒4-2两端的顶杆4-1和调节螺栓4-4,顶杆4-1和调节螺栓4-4之间设置有弹簧4-3,顶杆4-1插入在下模1和底板3具有的通孔中。
实施例二
曲面由长边圆弧和短边圆弧限定,长边圆弧的曲率半径为66.18mm,短边圆弧的曲率半径为16mm;其余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工作时,先将上、下模分别装在油压机上;上、下模压合面必须吻合对中,然后把工件放在上、下模之间,启动油压机将上、下模合模压在一起,一片曲面板即压制成型,分模后将卸料装置的顶杆通过底板穿插进下模的通孔中,旋动调节螺栓通过弹簧的作用力,即可将压制成型的曲面板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西江锅炉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西西江锅炉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58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胀管装置
- 下一篇:汽车驱动桥千斤顶开式V形支座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