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化线圈板、其线圈组件及包含该线圈板或线圈组件的平面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6022.4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6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吴李文相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李文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29;H01F27/30;H01F27/32;H01F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吴立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线圈 组件 包含 平面 变压器 | ||
1.一种模块化线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面线圈本体及位于该线圈本体两端延伸的接脚;该接脚分别位于包含所述线圈本体的想象几何图形外周的第一位置,以及在所述几何图形外周上、离开该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几何图形是包含所述线圈本体所在区域的矩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几何图形是包含所述线圈本体所在区域的多边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片,所述平面线圈本体定位于所述绝缘片上,且所述接脚延伸至所述绝缘片外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线圈本体形成实质上的圈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本体形成矩形轮廓,并形成实质上的一周。
7.一种平面线圈,该平面线圈至少具有第一线圈板及第二线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板与所述第二线圈板各包括平面线圈本体及位于所述线圈本体两端延伸的接脚;两线圈本体具有实质相同的形状,互相重叠但保持第一预定距离;所述第一线圈板的接脚分别位于包含所述两线圈本体的想象几何图形外周的第一位置,以及在所述几何图形外周上、,离开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且所述第二线圈板的接脚分别位于所述几何图形外周上的第二位置,以及在所述几何图形外周上,、离开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三位置;且所述第一线圈板与第二线圈板于在所述第二位置串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面线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片,该绝缘片夹设于所述第一线圈板与所述第二线圈板之间,并且所述接脚延伸至所述绝缘片外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面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线圈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的接脚在相同平面上形成垫片形状。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面线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线圈板,该第三线圈板包括平面线圈本体及位于该线圈本体两端延伸的接脚;所述线圈本体与所述第一线圈板与所述第二线圈板的线圈本体具有实质相同的形状,并与所述第一线圈板与所述第二线圈板重叠但与相邻的线圈板保持第二预定距离;所述第三线圈板的接脚分别位于所述想象几何图形外周的第三位置,以及在所述几何图形外周上、离开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的第四位置;且所述第三线圈板与所述第二线圈板在所述第三位置串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平面线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片,该绝缘片设于所述第三线圈板与所述第二线圈板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平面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距离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相同。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平面线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线圈板,该第四线圈板包括平面线圈本体及位于该线圈本体两端延伸的接脚;所述线圈本体与所述第一至第三线圈板的线圈本体具有实质相同的形状,并与所述第一至第三线圈板重叠但与相邻的线圈板保持第三预定距离;所述第四线圈板的接脚分别位于所述想象几何图形外周的第四位置,以及在所述几何图形外周上、离开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三位置及所述第四位置的第五位置;且所述第四线圈板与所述第三线圈板在所述第四位置串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平面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定距离与所述第一预定距离、所述第二预定距离之一不同。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平面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线圈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五位置的接脚在相同平面上形成垫片形状。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平面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线圈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第五位置的接脚在相同平面上形成垫片形状。
17.一种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线圈板,与该线圈板堆栈的另一组平面线圈,以及铁心;该铁心向垂直于所述线圈板及所述平面线圈平面的方向延伸,并穿过所述两组线圈板/平面线圈的中央部分。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包覆所述铁心及所述两组线圈板/平面线圈的线圈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李文相,未经吴李文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602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槽式在线除气装置
- 下一篇:制备高硅硅锰合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