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CB载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6078.X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1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浪 |
主分类号: | H05K3/34 | 分类号: | H05K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cb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CB载具,其能够使PCB易于定位及固定,并能够防止在高温作业条件下PCB发生弯曲变形或脱离载具的现象。
背景技术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为印刷电路板,是为了安装电子部件而印刷好并进行空间配置的一种电子元件。表面安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它是一种将无引脚或短引线表面组装元器件安装在PCB的表面,通过回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装联技术。当在回焊炉等设备下进行电路装联操作时,由于温度高,装有插件的PCB极易弯曲变形或脱离PCB载具,从而使焊接不良率增高、产能降低,同时减少了PCB载具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固且使用寿命长的PCB载具,它易使PCB定位及固定,方便在PCB上装配零部件,同时不会发生PCB经高温焊接而弯曲变形或脱离载具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PCB载具,包括载板,所述载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复数个等距排列且用于放置PCB的条形状凹槽,沿垂直于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于所述载板的底端面设置有复数个导槽,所述导槽中装设有固定PCB 的固定机构,所述导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导槽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载板的上端面对应所述导槽的位置设置有一第三条形槽,所述第三条形槽与所述导槽异面相交处形成一第三通孔;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和异形弹簧,所述固定块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异形弹簧的安装槽,其底端面设置有一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一通孔,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导槽中,所述固定块的滑块经所述第三通孔插设于所述第三条形槽中,所述异形弹簧为由金属丝弯曲形成的叉形件,其螺旋顶端顶撑住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内壁,其一对弹簧臂分别经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抵住所述载板的上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沿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于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分别与所述导槽异面相交形成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异形弹簧的一对弹簧臂分别经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抵住所述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固定块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安装槽设于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凹槽中设有复数个用于散热的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CB载具,其结构简单稳固且使用寿命长,使PCB更易于固定,方便在PCB上装配零部件,同时不会出现PCB经高温焊接时发生弯曲变形或脱离的现象。此外,利用本实用新型于PCB 上装配零部件能够有效提高作业效率、提升良率,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CB载具可适用于大规模的以PCB制备电子产品的制造业中,如制备LED电视所需重要零部件之一的背光模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结构特征和技术要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PCB载具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载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载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固定机构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载板,2-凹槽,3-导槽,4-固定机构、41-固定块,41a-安装槽,41b-滑块,41c-第一凸块,41d-第二凸块,41e-通孔,42-异形弹簧,5-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第三通孔,8-第一条形槽,9-第二条形槽,10-第三条形槽,11-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1-4所示,一种PCB载具,包括载板1,载板1的上端面设置有复数个等距排列且用于放置PCB的条形状凹槽2,沿垂直于凹槽2 的长度方向于载板1的底端面设置有复数个导槽3,导槽3呈十字型,导槽3中装设有固定PCB的固定机构4,导槽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载板1的上端面对应导槽3的位置设置有一第三条形槽10,第三条形槽10与导槽3异面相交处形成一第三通孔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浪,未经王海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60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