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阀门上密封锥面防楔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6544.4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3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华 |
主分类号: | F16K41/02 | 分类号: | F16K41/02;F16K51/00;F16K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26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门 密封 锥面 防楔死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防止阀门上密封面楔死的结构。
背景技术
阀门的上密封结构设置在填料函的下方,其作用是:当阀门开启后,阀杆和阀盖(或上密封座)之间的锥形密封面相互吻合达到密封状态,从而与其上部的填料结构形成密封的“双保险”,确保填料函部位不会产生介质外泄;同时,上密封面吻合后对填料也是一种保护,使填料不与介质接触,填料不处于承压状态,有利于延长填料的有效寿命;另外,当用户需要添加或更换填料时,将阀杆开足使上密封面达到密封状态便可进行操作。
由上可知,阀门上密封结构的功能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在许多阀门产品的实际应用场合,现行产品尤其是产品使用在高温介质如火力发电厂的高温闸阀和截止阀,用户普遍采用的操作方式,是将阀杆往上开到顶后再往下退几毫米,即阀门在正常开启状态时,上密封面是不使用的。究其原因,是为了防止阀杆开足后上密封面产生楔死现象,阀门一旦需要关闭时因上密封面楔死而无法操作。
现行产品阀杆开足后上密封面产生楔死现象的原因是:阀门开启后,阀杆下段原先处于高温状态中的一部分上升进入大气环境,阀杆温度逐渐降低使阀杆长度缩短而导致上密封面楔死。阀门开启后上密封面为避免楔死而放弃使用,将使上密封面的辅助密封作用不能得到发挥,并使填料部位始终处于与系统介质的接触中,缩短了填料的有效寿命,填料一旦出现渗漏,往往会因填料被逐渐冲坏而使泄漏加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行产品所存在的上述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防止阀门上密封面产生楔死现象的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阀门上密封锥面防楔死结构,它包括带有上密封外锥面的阀杆(1)、位于阀杆(1)上密封外锥面的上方并带有上密封内锥面的阀盖或上密封座(2)、安装于阀杆(1)的上端且外圆带有圆柱形凸肩的阀杆螺母(7)、位于阀杆螺母(7)凸肩下方的推力轴承(6)、上垫环(5)、碟形弹簧(4)、下垫环(3)。其特征在于:在阀杆螺母(7)凸肩下方的推力轴承(6)的下面,设置碟形弹簧(4),在碟形弹簧(4)的上、下侧分别安装有硬度较高的上垫环(5)和下垫环(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阀门开启时,用户可以放心地使用上密封结构将阀杆开足而不必担心上密封面会发生楔死现象,从而能够使上密封结构与填料结构形成密封的“双保险”,确保填料函部位不会产生介质外泄;同时,上密封面吻合后也会对填料形成保护,使填料不与介质接触、不处于承压状态,有利于延长填料的有效寿命;另外,用户可以将阀杆开足使上密封面达到密封状态从而进行添加或更换填料的操作。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阀门上密封锥面防楔死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能够防止阀门上密封面产生楔死现象的结构。该结构包括:在偏下部位带有上密封外锥面的阀杆(1),位于阀杆(1)上密封外锥面的上方并带有上密封内锥面的阀盖或上密封座(2),安装于阀杆(1)的上端且外圆上带有圆柱形凸肩的阀杆螺母(7)、阀杆螺母(7)与阀杆(1)之间以梯形螺纹啮合使阀杆螺母(7)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阀杆(1)的直线运动,阀杆螺母(7)凸肩下方有推力轴承(6)、上垫环(5)、碟形弹簧(4)、下垫环(3),推力轴承(6)根据负荷情况可以采用推力滚子轴承、推力球轴承,小口径阀门可以采用推力滚针轴承或减摩垫片,碟形弹簧根据负荷大小以及介质温度情况来决定弹簧片的厚度、组合方式(叠合或对合)和数量。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在阀杆螺母(7)的凸肩下方的推力轴承(6)的下面,设置碟形弹簧(4);在碟形弹簧(4)的上、下侧分别安装有硬度较高的上垫环(5)和下垫环(3)。其中增加上垫环(5)的作用是为了均匀地向轴承传递负荷、避免轴承的滚动体或滚道因局部应力过高而产生过度摩损或损伤,增加下垫环(3)的作用是为了避免让碟形弹簧(4)支承在较软的支承面上而产生过宽的压痕导致碟形弹簧(4)的变形和补偿能力减小。
阀门开启后,当阀杆(1)的温度降低、长度缩短时,碟形弹簧(4)的压缩变形量会增大、阀杆螺母(7)下移,从而通过碟形弹簧(4)所具有的变形和补偿能力能够避免阀杆(1)和阀盖或上密封座(2)的上密封面之间因接触应力的剧烈增加而发生楔死,用户可以放心地使用上密封结构将阀杆开足,使上密封结构的功能和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说明,但这些说明不能被理解为限制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晓,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任何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内的各种改动、变型所形成的技术方案,都没有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仍然会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华,未经章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65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流盘片流道入口结构
- 下一篇:颗粒介质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