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永磁调速器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7111.0 | 申请日: | 2014-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4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明平美;李慧娟;包晓慧;陈东海;刘伟;李建中;张海;张晓东;毕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9/20 | 分类号: | H02K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调速器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永磁调速器的自动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永磁调速器是一种基于永磁—涡流耦合原理的非接触式机械传动调速装置,主要由导体转子、永磁转子以及气隙调节装置三部分组成。导体转子上固定有主动磁极,永磁转子上固定有被动磁极。通过气隙调节装置调节导体转子和永磁转子之间的气隙就可实现负载轴输出转矩和/或转速的变化。永磁调速器作为一种无机械接触、节能环保、能适应恶劣环境的调速装置,已在冶金、石化、供水、发电、采矿等行业逐渐体现出其应用优势。永磁调速器的核心器件为高性能永磁铁。但其磁特性受温度影响,当工作温度超过居里温度点,将出现退磁现象,导致永磁调速器功能衰退甚至失效。此外,永磁调速器在工作过程中集聚过高温度也对其相关部件的正常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永磁调速器进行良好散热。
目前永磁调速器的散热方式主要有风冷和水冷两种。风冷型散热方式一般适用于低功率永磁调速器的散热。当功率超过300kw时,风冷往往不能满足散热要求。这时就需要采用效率更高的水冷方式进行散热,但水冷散热结构复杂、辅助部件多、给水困难、维护成本高,且易引起旋转体重量的大幅度增加而额外消耗能量,影响永磁调速器的工作性能。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散热效率高、结构简单、易于维护、成本更低且产生副作用少的面向永磁调速器的新型散热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有密闭液体循环汽化吸热和风冷等功能结构的高效散热结构,且结构简单,易于维护,成本低,对永磁调速器工作过程副作用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永磁调速器散热结构,包括真空密闭的中空三角形腔体(3)和金属散热片(4);所述的中空三角形腔体(3)内部充有一定量的液体(12);所述的中空三角形腔体(3)包括竖直边(14)、底边(11)、斜边(10);所述的中空三角形腔体(3)内部靠近竖直边(14)竖直设有毛细管群(13);所述的中空三角形腔体(3)底部呈圆弧状,并与永磁调速器导体转子(2)的电机轴(1)同轴线固定在导体转子(2)的外表面上;所述的金属散热片(4)均匀固定在中空三角形腔体(3)外壁。
所述的液体(12)为水、甲醇、乙醇、丙酮、液氨等较易汽化的液体;液体(12)占中空三角形腔体(3)容积的1/5~1/3,以在不大幅度增加导体转子(2)或永磁转子(7)重量的情况下,保证有充足的液体(12)进行循环汽化吸热。
所述的底边(11)内壁靠近竖直边(14)1/3~1/2处向上有一定斜度,斜度为5~10度,以便于从毛细管中回流后的液体(12)能更好地流回中空三角形腔体(3)底部参与散热;所述的中空三角形腔体(3)的竖直边(14)与底边(11)相互垂直。
所述的中空三角形腔体(3)的内部压力为1.3×10-1~1.3×10-4Pa,以便于液体(12)能在较低的沸点下汽化吸热,不同种类的液体(12)对应设定不同的负压值。
所述的中空三角形腔体(3)有3~20个周向均匀固定安设在导体转子(2)或永磁转子(7)的外表面上;所述的中空三角形腔体(3)材质为铜、钛、铝、钢等导热性较好的金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散热效率高、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对永磁调速器工作过程副作用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永磁调速器散热结构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是散热结构图。
图示中:1、电机轴;2、导体转子;3、中空的三角形腔体;4、金属散热片;5、主动磁极;6、被动磁极;7、永磁转子;8、负载轴;9、蒸汽;10、斜边;11、底边;12、液体;13、毛细管群;14、竖直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71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