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玻璃纤维复合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7350.6 | 申请日: | 2014-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0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卡洛斯;徐明会;张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工程用纺织品(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12 | 分类号: | B32B3/12;B32B17/02;B32B1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干权;李美立 |
地址: | 201399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玻璃纤维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业中的层状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进型玻璃纤维复合毡。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复合毡一般是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作单向平行排列,最外一层复合短切成一定长度的玻璃纤维纱或短切毡,用有机纤维缝制而成。主要是用于玻璃钢拉挤成型、RTM成型、手糊成型等工艺,终端产品主要有玻璃钢船体、汽车外壳、板材、型材等。纤维结构具有可设计性,能在一定方向上提供高强度;纤维不易产生位移变形,易于操作;织物中不含任何粘结剂,易浸透;结构的复合性可减少铺层,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现有技术中的玻璃纤维复合毡夹层大多使用PP层,这种结构在实际工艺中的导流时间较长,耗费工时且导流效果也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导流效果不够理想等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安全可靠,导流效果显著的改进型玻璃纤维复合毡。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改进型玻璃纤维复合毡,包括玻璃纤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纤维复合毡为三层或三层以上结构,所述结构内部有一层在导流中为树脂提供导流通道的聚丙烯导流网2,其他层均为玻璃纤维层1。
所述的玻璃纤维层1为各种规格玻璃纤维毡或玻璃纤维布制成的增强材料层。
所述的聚丙烯导流网2为360°包裹结构,所述的聚丙烯导流网克重为70g/m2~150g/m2。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360°结构聚丙烯导流网,能够在保证玻璃纤维复合毡产品尺寸、强度、柔软度的同时,导流时间可大幅度缩短,导流效果显著增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图中:1.玻璃纤维层2.聚丙烯导流网;
指定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摘要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改进型的玻璃纤维复合毡,玻璃纤维复合毡为三层或三层以上结构,层结构中有一层为聚丙烯导流网2,其他层均为玻璃纤维层1。玻璃纤维层1为各种规格玻璃纤维毡或玻璃纤维布制成的增强材料层。聚丙烯导流网2为360°包裹结构,克重为70g/m2~150g/m2,在经编机上制造而成。在导流过程中,它能为树脂提供一个导流通道。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生产纤维增强塑料(FRP)制件的层合工艺中,先将干性材料如毡,织物,缝合毡或泡沫芯等叠在阳模或阴模表面,接着使用薄的塑料真空袋或半刚性对模沿着部件周围密封。然后采用真空泵抽真空,施加大气压力,从而压实干性材料,并产生一个真空间隙,再通过放置树脂注胶管道将树脂注入间隙,放置方法按照实际情况应变。真空间隙和外部大气压力之间的压力差会将树脂压入,注入多孔材料,直到完全浸润。而真空状态则始终保持,直到该部件固化、密实为止。
在实施例实验过程中,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纤维复合毡并采取真空导流工艺制作船舶部件,实验后导流时间缩短到7分钟左右,比常规技术方案快了40%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工程用纺织品(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天能工程用纺织品(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73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多棱体广角反光材料
- 下一篇:制袋机及其边料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