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电设备引流线的衔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7403.4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4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林富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0 | 分类号: | H02B1/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 设备 引流 衔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工器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变电设备引流线的衔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变电站变电运行设备包括避雷器、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断路器和隔离开关,众多变电设备之间通过引流线完成电气连接。由于设计不合理,导致一些引流线热稳定不足,当发生变电设备短路故障,大电流长时间流过热稳定不足的引流线,会造成引流线过热熔断。由于设计不合理,导致一些引流线机械承重力不足,长时间运行中的多股绞线式的引流线会发生机械断裂。然而,目前缺乏一种可靠有效的并联衔接装置,当变电设备引流线断裂后,往往需要整条更换引流线,更换工作时间长,生产成本高。因此,研发一种携带轻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将断裂的变电设备引流线两头可靠连接的变电设备引流线并联衔接装置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实用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提出一种携带轻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将断裂的变电设备引流线两端可靠连接的变电设备引流线的衔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电设备引流线的衔接装置,用于将断裂的引流线两端连接通流,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衔接体、下衔接体和若干连接螺栓,该上衔接体底部设置有 两沿上衔接体长度方向延伸的上半圆槽,该下衔接体顶部对应设有两与上半圆槽一一对应的下半圆槽,该若干连接螺栓穿设于上衔接体和下衔接体之间使得上半圆槽与下半圆槽对准并组成供引流线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上衔接体的两上半圆槽之间设有若干个与连接螺栓对应的上螺纹孔,该若干个上螺纹孔所在直线与上半圆槽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下衔接体的两下半圆槽之间设有若干个与连接螺栓对应的下螺纹孔,该若干个下螺纹孔所在直线与下半圆槽平行,该若干下螺纹孔与所述若干上螺纹孔一一对应并共同组成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螺栓为六角螺栓。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携带轻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将断裂的变电设备引流线两头可靠连接通流,无需整条更换变电设备引流线3,节省成本,缩短停电时间,保证变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其中:1、连接螺栓;2、主体;3、引流线;4、上衔接体;5、上半圆槽、6、下半圆槽;7、下衔接体;8、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图2,一种变电设备引流线的衔接装置,用于将断裂的引流线3两端连接通流。包括上衔接体4、下衔接体7和三个连接螺栓1。该上衔接体4底部设置有两沿上衔接体4长度方向延伸的上半圆槽5,该下衔接体7顶部对应设有两与上半圆槽5一一对应的下半圆槽6,该三个连接螺栓1穿设于上衔接体4和下衔接体7之间使得上半圆槽5与下半圆槽6对准并组成供引流线3穿过的通孔,并与上下衔接体共同构成衔接装置主体2。上衔接体4的两上半圆槽5之间设有三个与连接螺栓1对应的上螺纹孔,该三个上螺纹孔所在直线与上半圆槽5平行。下衔接体7的两下半圆槽6之间设有三个与连接螺栓1对应的下螺纹孔,该三个下螺纹孔所在直线与下半圆槽6平行,该下螺纹孔与上螺纹孔一一对应形成三个供连接螺栓1插入的螺纹孔8。连接螺栓1为六角螺栓。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断裂的变电设备引流线3一端放进下衔接体7的一下半圆槽6上,将断裂的变电设备引流线3另一侧放进下衔接体7的另一下半圆槽6上,用上衔接体4盖住下衔接体7,并将三个连接螺栓1分别对应插入三个螺纹孔8并锁紧,即可完成将断裂的变电设备引流线3两端连接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携带轻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将断裂的变电设备引流线3两端可靠连接通流,无需整条更换变电设备引流线3,节省成本,缩短停电时间,保证变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74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接地刀闸的农网配变总表箱
- 下一篇:一种触头盒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