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用侧座椅的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7553.5 | 申请日: | 2014-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6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友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05 | 分类号: | B60N2/005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刘煜 |
地址: | 日本广岛县安***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侧座椅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在车室的内壁将侧座椅靠背(侧座椅)固定于位于起立位置的后座椅的靠背的座椅结构(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0-14484号(以下称作专利文献1))。该侧座椅靠背的内侧部与后座椅的靠背的外侧部相对。
此外,还已知有在后座椅的靠背的侧部设置有基于上下方向的滑动操作而能够拆卸的侧靠背(侧座椅)的座椅结构(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1-112564号)。
另外,专利文献1那样的侧座椅能够适用于使靠背能够向前倒伏的后座椅。此情况下,在轿车型的车辆中,通过使后座椅的靠背向前倒伏,能够使车室的行李室侧的后板(内后壁)的开口从车室侧敞开。这样,在使靠背向前倒伏时,侧座椅便处于留下在车室的内壁上的状态。
由于侧座椅被固定在车室的内壁上,因此,不仅希望提高其固定强度,而且还希望能够削减其固定作业时的部件数量以及作业工时。尤其是,固定作业是在狭窄的车室内以不太自然的姿势下的作业,而且需要将专用工具从狭窄的间隙插入来进行螺拴及螺帽等固定部件的操作。因此,该作业增加了与一般的固定作业难以相比的工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侧座椅的固定结构,能够提高固定强度,并且能够削减固定作业的部件数量以及作业工时。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侧座椅的固定结构是固定车辆用侧座椅的固定结构,所述车辆用侧座椅固定在车室的内壁侧的部件上,并且该车辆用侧座椅的内侧部与位于起立位置的后座椅的靠背的外侧部相对,该车辆用侧座椅的固定结构包括:插入孔,分别形成在所述车室的内壁侧的部件的上下位置;插入突起,分别形成在所述车辆用侧座椅的上下位置,能够从上方插入各所述插入孔;卡止爪,一体形成在各所述插入突起的至少一者上,在插入到所述插入孔中时,利用弹力卡止于所述插入孔的内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固定强度,并且能够削减固定作业的部件数量以及作业工时。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具备车辆用侧座椅的后座椅,是靠背位于起立位置时的立体图。
图1B是具备所述车辆用侧座椅的后座椅中靠背位于前倒位置时的立体图。
图2A是固定前的侧座椅的侧视图。
图2B是固定后的侧座椅的侧视图。
图3A是固定前的侧座椅的立体图。
图3B是从插入突起侧观察时的侧座椅的立体图。
图4是侧座椅的下侧的插入突起的立体图。
图5A是插入前的侧座椅的下侧的插入突起的侧视图。
图5B是插入后的侧座椅的下侧的插入突起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图1A是后座椅1的靠背2位于起立位置U时的座椅结构的立体图,图1B是后座椅1的靠背2位于前倒位置D时的座椅结构的立体图。
轿车型的车辆的后座椅1中,部分(本例中为从就座者观察时的右侧的部分)的靠背2以能够前后倾的方式被铰链结合。而且在靠背2为起立位置U时,靠背2的后部的锁扣11被后台板12内的锁定机构锁定。
此外,通过手动操作锁定机构的锁定解除部件13,能够使位于起立位置U的靠背2前倒至前倒位置D。通过如此使靠背2前倒,能够使车室的行李室侧的后板(内后壁)3的开口3a从车室侧敞开。在该状态下,能够进行行李室中的行李进出等。
后板3上固定有侧座椅5,该侧座椅5以该侧座椅5的内侧部与位于起立位置U的靠背2的外侧部相对的方式被固定。该侧座椅5是用于遮掩车室的内侧壁与靠背2的外侧部之间的间隙的部件。此外,在图1A及图1B中,为了使侧座椅5的位置及形状明了,对侧座椅5施予影线。符号14是安全带。
如图2A及图3A所示,后板(车室的内壁侧的部件)3的上下2处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支架6、7。各支架6、7上分别形成有沿上下方向的插入孔6a、7a。
侧座椅5是由装饰件(表皮)介隔缓冲垫将合成树脂制框架8的外表而覆盖而成的部件。如图3A及图3B所示,在该框架8的后侧面的上下两处的位置分别形成有能够从上方插入到各支架6、7的插入孔6a、7a中的朝下的插入突起8b、8c。
如图2B所示,该框架8的各插入突起8b、8c从上方插入到各支架6、7的插入孔6a、7a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75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片验证码广告的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移动电子商务统一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