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门框上条弯曲件的立式半成品台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7599.7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3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曾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10 | 分类号: | B62B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135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框 弯曲 立式 半成品 台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周转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门框上条弯曲件的立式半成品台车。
背景技术
门框上条在加工制作中,半成品需在台车上放置中转。如图1、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产品3在台车4均采用卧式放置方式,这种放置方式存在诸多缺点:1. 产品3的长度决定了存放空间,故占用空间大;2. 产品3和产品3之间没有放置隔离装置,产品容易碰伤,半成品周转过程中容易产生碰伤等外观不良;3. 放在下面的产品3拿取时需要弯腰,不方便拿取。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避免产品碰伤,取放件方便的门框上条弯曲件的立式半成品台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门框上条弯曲件的立式半成品台车,包括方形料斗,方形料斗包括底板、设在底板上侧的前壁板以及正对设在前壁板左右两侧的左壁板和右壁板,底板、前壁板、左壁板和右壁板连接形成上端、后端敞口的产品存放腔,产品存放腔内设有与底板平行的产品隔离架。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产品隔离架包括设有若干竖向插孔的网格架,网格架分别与前壁板、左壁板和右壁板固定连接且将产品存放腔分隔为上、下两腔。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方形料斗上设有由前壁板上沿向外伸出的推动握柄。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方形料斗的底侧四角均设有万向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门框上条弯曲件的立式半成品台车中,在方形料斗内设置限位门框上条弯曲件的产品隔离架,使得门框上条弯曲件在台车上放置中转时,能够采用竖直立式放置在产品隔离架之间,从而有效节约占用空间,消除产品长度与对存放空间的约束;此外,由于产品之间被产品隔离架彼此隔开,从而避免了产品间的碰伤,大大减少外观不良的门框上条弯曲件数量;再者,产品隔离架的放置,使得产品存放腔更加有条理,大大提升产品取放时的便利性和工作节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门框上条弯曲件的立式半成品台车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门框上条弯曲件的立式半成品台车的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框上条弯曲件的立式半成品台车,包括方形料斗1,方形料斗1包括底板11、设在底板11上侧的前壁板12以及正对设在前壁板12左右两侧的左壁板13和右壁板14,底板11、前壁板12、左壁板13和右壁板14连接形成上端、后端敞口的产品存放腔,产品存放腔内设有与底板平行的产品隔离架2,产品隔离架2包括设有若干竖向插孔21的网格架,网格架分别与前壁板12、左壁板13和右壁板14固定连接且将产品存放腔分隔为上、下两腔。
本门框上条弯曲件的立式半成品台车中,在方形料斗1内设置限位门框上条弯曲件的产品隔离架2,使得门框上条弯曲件在台车上放置中转时,能够采用竖直立式放置在产品隔离架2之间,从而有效节约占用空间,消除产品3长度与对存放空间的约束,使用过程中,平均节省空间30%,总计节约空间200平方;此外,由于产品3之间被产品隔离架2彼此隔开,从而避免了产品3间的碰伤,大大减少外观不良的门框上条弯曲件数量,按照公司每年生产门框上条弯曲件240万件,可减少24000件门框上条弯曲件的外观不良。按每件要花费0.5元成本翻修,一年就可以减少1.2万的返工费用;再者,产品隔离架2的放置,使得产品3存放腔更加有条理,大大提升产品取放时的便利性和工作节拍,每一个工作循环减少3秒钟,一个小时可提升节拍5件/小时。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方形料斗1上设有由前壁板12上沿向外伸出的推动握柄15,方形料斗1的底侧四角均设有万向滚轮5。推动握柄15和万向滚轮5方便方形料斗1在车间内进行产品3转运。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75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动绝缘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直流输电接地极线路故障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