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工程车底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8069.4 | 申请日: | 2014-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1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郭栋杰;何永强;谷祥帅;刘助新;张兴;何俊;陈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00 | 分类号: | B61F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李发军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工程车 底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工程车底架结构。
背景技术
底架作为车体的主要承载结构,不但承受车体本身的质量和车内所有设备的质量,同时还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以及复杂的动应力,因此底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一定的刚度。现有轨道工程车结构,由于限界要求,车内设备布置空间有限,无法充分满足蓄电池及其他设备的空间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满足轨道工程车的设备安装空间要求,同时提高底架结构的强度与刚度,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轨道工程车底架结构,该底架结构结构合理可靠,在保证机车限界要求的前提下,拓展司机室空间及机械间空间,保证设备的安装空间要求,有利于保证行车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工程车底架结构,包括主要由牵引梁,边梁,枕梁及纵横梁固定连接而成的底架梁体骨架,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底架梁体骨架内装有嵌入式底架地板,所述底架地板的上表面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边梁的上表面的水平高度。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
所述底架地板上表面与所述边梁上表面的高度差h为20mm-200mm;更进一步地,所述h为60mm-140mm。
优选地,所述轨道工程车底架结构垂直于边梁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整体呈“工”字型,由此,改变了现有的轨道工程车底架结构垂直于边梁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整体呈“门”形结构导致的刚度不足的问题,“工”字型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底架结构的刚度。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使所述底架地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枕梁的上表面、牵引梁的上表面均在同一水平面上,从而最大限度地拓展轨道工程车的垂向空间。
藉由上述结构,底架是车体的主要承载结构,底架的结构主要由轴式、司机室数量、牵引方式、钩缓、设备布置方式等方面决定。因此在确定轴式、司机室数量、牵引方式及钩缓系统后,考虑设备布置的要求,将底架地板由在梁体上的平铺式变为嵌入式,在垂向上拓展了司机室及机械间空间,且嵌入式的底架地板与梁体组成更加可靠的板梁,可提高底架结构的刚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在垂向上拓展了司机室及机械间空间,降低了承载面高度,充分利用限界空间进行设备布置;
2.提高了底架的整体强度与刚度,增强了结构的可靠性,同时也提高了设备承载能力。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底架梁体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轨道工程车底架结构,如图4所示,其底架梁体骨架1由牵引梁2,边梁3,枕梁4及纵横梁5焊接组成,采用对称布置结构,使底架结构拥有良好的平衡性,该梁体骨架结构能够实现车体承载功能。
为满足设备布置的需求,拓展司机室及机械间空间,如图1和2所示,将底架地板6嵌入到底架梁体骨架1内,如图3所示,所述底架地板6的上表面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边梁的上表面的水平高度约80mm;同时调整枕梁4、牵引梁2的结构及与边梁3的连接方式,使之与底架地板6一起形成下凹空间,降低了承载面高度,充分利用限界空间进行设备布置。
嵌入式底架地板通过与梁体骨架的焊接,使底架梁体骨架各部件之间形成类似于工字梁,能够提高底架结构的强度与刚度,同时也提高了设备承载能力。
当然,根据轴式、司机室数量、牵引方式、钩缓等因素,可选择恰当的牵引梁、枕梁,实现模块化设计;嵌入式底架地板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下凹空间。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80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长大货物车动力学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架空乘人装置转弯固定抱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