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纫机进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8206.4 | 申请日: | 2014-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0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杨耀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浩呈 |
主分类号: | D05B27/08 | 分类号: | D05B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若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进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进给结构,该结构可达到前移动齿与后移动齿的位移行程的分别调整,以符合现今织布多元化的缝织需求,同时解决习知结构中的组件于单边非对称设置的动作状态下所造成应力集中而导致组件变形或损坏的问题,进而获致一可快速调整前、后移动齿各别位移行程外又兼具机器于运转时达成机械效应的平衡。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8所示,为习知缝纫机进给结构的示意图,图面所示的结构虽然于使用上能达到后移动齿连动杆A及前移动齿连动杆B的分别位移行程的调整,但是整体的调整结构于机器运转时仍有其重大缺失存在,原因在于调整结构的设计为非对称式的设置,更清楚而言,该习知结构的轴转驱动件C乃借由单边设置的双轴转连杆D连动后移动齿摇杆E,因前移动齿摇杆F与后移动齿摇杆E同为一摇动件固定轴G所轴设而连动,当机器于运转时所产生的机械应力皆会集中于一侧即双轴转连杆D的同侧,无法达到机器运转时机械效应的平衡,而此一弊端容易造成机械组件的变形,更严重者则是机器的损坏无法工作,为此如何克服及解决此弊端,乃为各相关业者的努力与发展方向。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遂以从事该相关设计多年经验,并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积极研究改良,专心投入于本技术的设计研发,终有本实用新型缝纫机进给结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进给结构,其通过将该缝纫机结构中的后移动齿连动杆及前移动齿连动杆分别前、后位移行程的调整,达成缝纫机双差动调整的功能,并同时获致机械组件于频繁且快速动作下的平衡,解决习知结构中的组件于单边非对称设置动作状态下所造成应力集中而导致组件变形或损坏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缝纫机进给结构,其中该结构包括:
后移动齿连动杆,于中段设有一导槽,并于该导槽内设置一限位滑块,该后移动齿连动杆前端固接后移动齿;
前移动齿连动杆,于中段设有一导槽,并于该导槽内设置一限位滑块,该前移动齿连动杆前端固接前移动齿;
限位轴,穿设该限位滑块;
第一升降杆,一端轴设有传动主轴,另一端设置第一球座连杆,该第一球座连杆同时被前移动齿连动杆与后移动齿连动杆套接;
后移动齿推拉杆,其第一端与该后移动齿连动杆枢设,第二端与限位滑块枢设;
前移动齿推拉杆,其第一端与该前移动齿连动杆枢设,第二端与限位滑块枢设;
后移动齿摇杆,枢设于一摇动件固定轴上,该后移动齿摇杆上设有一长槽,并于该长槽内套设一限位滑块,该限位滑块与该后移动齿推拉杆的第二端枢设;
轴转驱动件,枢设于一驱动件固定轴上,该轴转驱动件包含有一后移动齿摇臂及一前移动齿摇杆,一双轴转连杆分别枢接该后移动齿摇臂与后移动齿摇杆,该前移动齿摇杆上设有一长槽,该长槽内套设一限位滑块,该限位滑块与该前移动齿推拉杆的第二端枢设;
第二升降杆,一端轴设于传动主轴,另一端设置第二球座连杆,该第二球座连杆套接于该轴转驱动件;
后移动齿调整组,包含有:一力矩式轴扳杆,其中段轴孔枢设于该摇动件固定轴上,该力矩式轴扳杆的一端设有一短槽,另一端则设有一枢接孔;推拉制动杆,分别枢接于该力矩式轴扳杆的枢接孔与该后移动齿推拉杆靠近其第二端的位置;连动轴扳杆,其一端设有一凸销并穿设于该力矩式轴扳杆的短槽内,该连动轴扳杆的另一端凸伸一枢接端;标度盘,其向外的一面设有刻度及对应刻度的数字或文字,并设有一通孔供连动轴扳杆的枢接端穿置,该标度盘为安装固定于缝纫机壳体外侧;后移动齿调整扳杆,同为安装于缝纫机壳体外侧并与连动轴扳杆的枢接端啮合连动;及
前移动齿调整组,包含有:一力矩式轴扳杆,其中段轴孔枢设于该驱动件固定轴上,该力矩式轴扳杆的一端设有一短槽,另一端则设有一枢接孔;推拉制动杆,分别枢接于该力矩式轴扳杆的枢接孔与该前移动齿推拉杆靠近其第二端的位置;连动轴扳杆,其一端设有一凸销并穿设于该力矩式轴扳杆的短槽内,该连动轴扳杆的另一端凸伸一枢接端;标度盘,其向外的一面设有刻度及对应刻度的数字或文字,并设有一通孔可提供连动轴扳杆的枢接端穿置,该标度盘为安装固定于缝纫机壳体外侧;前移动齿调整扳杆,同为安装于缝纫机壳体外侧并与连动轴扳杆的枢接端啮合连动。
该结构进一步包括:
一摇动件,其设置于该后移动齿摇杆的一侧,该摇动件同样枢设于摇动件固定轴,该前移动齿推拉杆的第一端则与该摇动件枢接;及
一双轴转导杆,其一端与该摇动件枢接,另一端则与该前移动齿连动杆枢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浩呈,未经王浩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82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