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的闭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8391.7 | 申请日: | 2014-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9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邱铭祥;林煜;孙嘉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隆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嘉义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闭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的闭锁结构,是指一种安装于锁内部的闭锁构造,其可借由旋钮或操作件的转动做启闭,当闭锁时可限制锁体的内、外把手转动。
背景技术
按一般管形锁习有构造,所揭示的锁体的启闭,主要借一传动杆的旋转,以使装设于一管状元件的管壁开槽中的可滑移组件可以达到伸缩的作用;亦即欲闭锁时,借传动杆的旋转可推动该可滑移组件向该管状元件横向向外伸展,使可滑移组件的卡合部扣入套盘的预定凹槽,以形成锁体之外把手不能被转动形成闭锁状态;欲解锁时,令该传动杆依相反方向旋转以推动该可滑移组件向该管状元件横向向内撤收,使可滑移组件的卡合部脱离套盘的预定凹槽,以形成锁体之外把手可被转动形成启锁状态。然而,当传动杆由内侧的旋钮或由外侧的锁组以钥匙来旋转该传动杆至闭锁的位置时,此时转动把手时容易使可滑移组件对套盘产生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锁的闭锁结构,其具有构造简单,组装容易,整体闭锁强度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锁的闭锁结构,其包括:
一外套盘,具有一通孔与一通道连通通孔;
一外驱动管,安装于外套盘的通孔,外驱动管可相对于外套盘转动,外驱动管具有一容室与一通道,容室与该通道相连通;
一转动件,容置于外驱动管的容室,其具有一凸轮,凸轮上形成一第一邻靠部与一第二邻靠部;
一闭锁组件,局部容置于外驱动管的通道,一端可邻靠于第一邻靠部或第二邻靠部;
一弹性组件,安装于外套盘,局部邻靠于闭锁组件的另一端;
当转动件的第一邻靠部邻靠于闭锁组件,此时为开锁状态,闭锁组件缩入外驱动管的通道,当转动件的第二邻靠部邻靠于闭锁组件,此时为闭锁状态,闭锁组件局部伸出外驱动管的通道,而进入该外套盘的通道,并受该弹性组件的偏压。
进一步,转动件具有一弧状槽与一横向孔,横向孔一端连通弧状槽;外驱动管,具有一穿设孔与一螺丝孔,当转动件位于开锁状态,转动件的横向孔与外驱动管的穿设孔与螺丝孔相对正。
进一步,一螺丝安装于外驱动管的螺丝孔;一外把手可安装于外驱动管上,外把手具有一通孔,并连通一孔与一凹穴,该孔与该凹穴径向对正,螺丝可从外驱动管的螺丝孔局部螺入外把手的凹穴。
进一步,外驱动管,具有一环状肩部;一环状元件,安装于外驱动管的环状肩部与外套盘之间。
进一步,:一操作件,具有一弧状槽;外驱动管,具有一第一弧形槽;一第一定位环,具有一凸部,第一定位环可容置于第一弧形槽,而凸部容置于操作件的弧状槽。
进一步,操作件具有一翼形孔;转动件,具有一翼形部,翼形部可容置于翼形孔。
进一步,外套盘,具有一凸柱与一定位块,弹性组件一端支撑于凸柱,另一端支撑于外套盘的定位块。
进一步,外套盘,具有两隔开设置的螺柱与两隔开设置的支撑柱,每一支撑柱具有一切面;一内套盘,具有两隔开设置的支承柱,每一支承柱具有一安装孔,每一螺柱安装于每一支承柱的安装孔,两支撑柱分别安装于一锁闩上。本实用新型可借由旋钮或操作件的转动做启闭,当闭锁时可限制锁体的内、外把手转动,且构造简单,组装容易,整体闭锁强度高。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外侧锁体、内侧锁体、锁闩及门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外侧锁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内侧锁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外套盘的立体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外驱动管的立体图;
图6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图5的A-A剖面的剖面图;
图7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转动件的立体图;
图8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转动件的另一方向立体图;
图9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环状元件的立体图;
图10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图9的B-B剖面线的立体图;
图11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图9的C-C剖面线的立体图;
图12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外侧锁体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13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外侧锁体、内侧锁体、锁闩及门板位于解锁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隆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隆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83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TDLAS气体检测系统的自校准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金纳米颗粒浓度的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