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清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9877.2 | 申请日: | 201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9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大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工研院华科生物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清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生物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河道清淤方法为人工机械法,人力物力投资大,污染物转移产生二次污染;虽然短期内效果明显,但是人工机械法无法根本解决河道淤泥问题,一定周期后,清淤后的河道重新积满淤泥,从而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还会彻底破坏河道的生态环境,短时间难以恢复。
近来,微生物清淤法逐渐受到青睐,越来越多运用到河道清淤工程中。但是微生物清淤能否成功,一取于微生物制剂菌种能力;二取于微生物使用工艺。一般微生物清淤技术适合于淤泥层小于15cm的河道,如果淤泥层大于15cm,如果将微生物制剂投入河道中,微生物只在淤泥上层发挥作用,而淤泥中下层受微生物的作用微乎其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清淤装置,适用于淤泥层大于15cm的黑臭河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生物清淤装置:包括固定支架、能够沿所述的固定支架上下移动的机架、能够沿所述的机架上下移动的微生物植入槽,所述的机架底部具有水平设置的底平板,所述的底平板上开设有孔;所述的微生物植入槽的上部开设有加料口、下部开设有多个出料口、内部设置有将微生物制剂压出所述的出料口的植入机构,植入时所述的微生物植入槽穿过所述的孔,所述的出料口距离所述的底平板的距离为10~15cm。
优选地,所述的植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微生物植入槽上方的植入气缸、设置在所述的微生物植入槽内的植入活塞,所述的植入气缸与植入活塞通过植入气缸连接杆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驱动所述的机架沿所述的固定支架上下移动的机架驱动机构,所述的机架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的固定支架上的滑轨和锁紧气缸、固定在所述的机架上的滑轨轴承和滑轨锁栓,所述的滑轨穿过所述的滑轨轴承和滑轨锁栓,所述的锁紧气缸与滑轨锁栓通过滑轨锁栓连接杆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驱动所述的微生物植入槽沿所述的机架上下移动的微生物植入槽驱动机构,所述的微生物植入槽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的机架上的插入气缸、固定在所述的微生物植入槽上的插入连接杆,所述的插入气缸与插入连接件通过插入气缸连接杆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出料口设置有控制其开闭的密封机构,所述的密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出料口外部的密封环、密封环开合气缸,所述的密封环和密封环开合气缸通过密封环开合气缸连接杆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微生物植入槽底部设置有锥形头,所述的出料口开设在所述的锥形头上。
优选地,所述的锥形头内设置有用于均料的分配锥。
优选地,所述的加料口上连接有锥形的加料槽。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清淤装置将微生物制剂植入河道底部淤泥中,植入位置一般距离淤泥上层10~15cm,以致微生物在厌氧及兼氧环境中,实现厌氧代谢,将淤泥中的硫化物,亚硝酸盐,有机物等物质通过微生物细胞代谢转化,提出生物清淤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固定支架;2、滑轨锁栓;3、锁紧气缸;4、滑轨锁栓连接杆;5、滑轨;60、滑轨轴承;61、固定轴承;7、机架;8、底平板;80、孔;9、机架固定支架;10、插入气缸;11、插入气缸连接杆;12、微生物植入槽;13、密封环开合气缸连接杆;14、插入连接件;15、密封环开合气缸;16、植入气缸;161、植入气缸连接杆;17、密封环;18、锥形头;180、出料口;181、分配锥;19、加料口;20、加料槽;21、植入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微生物清淤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能够沿固定支架1上下移动的机架7、能够沿机架7上下移动的微生物植入槽12,机架7上设置有两个机架固定支架9,微生物植入槽12穿过机架固定支架9。具体的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工研院华科生物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工研院华科生物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98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