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生产的供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9926.2 | 申请日: | 2014-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6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姚美林;田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华清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0 | 分类号: | F16N7/30;F16N7/12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2387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子设备 生产 供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生产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生产的供油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组装生产线,有些电子设备外壳的一部分部件需要泡润滑油,目前尚缺乏能够满足节油、操作简便、泡油精确的设备,导致加工困难、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泡油精确、且节油的用于电子设备生产的供油设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手段解决前述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生产的供油设备,包括储油单元、泡油治具以及将所述储油单元中的油供向所述泡油治具的自动供油单元;
所述泡油治具上设有与所述自动供油单元的出油口连通的泡油凹槽,该泡油凹槽内设有吸油海绵,所述泡油治具设有环绕所述泡油凹槽的引流隔离槽和与所述引流隔离槽连通的回流槽,所述回流槽的底部设有回流孔,所述泡油治具还设有与所述回流孔连通的回收容器。
优选地:
所述自动供油单元包括供气装置、电磁阀和电磁阀控制电路;所述供气装置用于向所述储油单元提供气源以使储油单元内处于高压状态从而将油供向泡油治具;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储油单元与所述泡油凹槽连通的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管路的通断;所述电磁阀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关。
所述电磁阀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自动开关、点动开关、时间控制器、模式切换电路和继电器;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自动开关、所述点动开关连接,所述点动开关经所述模式切换电路与所述继电器连接,所述自动开关与所述时间控制器串接后经所述模式切换电路与所述继电器连接,所述继电器与所述电磁阀的控制端连接。
还包括底座,所述泡油治具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且可相对于所述底座上下移动,所述泡油治具和所述底座之间设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泡油治具、所述底座之间抵接;所述自动开关设置在所述泡油治具与所述底座之间,使得所述泡油治具向下移动预定距离后能够触发所述自动开关。
所述电磁阀控制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电源串接的电源开关,用于控制电源的开/关。
所述吸油海绵的厚度大于所述泡油凹槽的深度。
所述回流槽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泡油凹槽前后两侧的前回流槽和后回流槽,所述引流隔离槽包括连通所述前回流槽和后回流槽的两段弧形槽,所述两段弧形槽与所述前回流槽、后回流槽连通后形成一个包围所述泡油凹槽的环。
所述储油单元为密封储油罐。可防止油挥发造成浪费,也可防止油被脏污污染。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油设备,能够达到节油、操作简便且泡油精准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供油设备的功能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供油设备的泡油治具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供油设备的电磁阀控制电路原理框图;
图4是图3的电磁阀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图2的泡油治具安装在底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生产的供油设备,如图1所示:该供油设备包括泡油治具10、储油单元20、自动供油单元30和回收容器40。所述自动供油单元30将所述储油单元20中的油供向所述泡油治具10,以对电子设备进行泡油;所述回收容器40用于回收泡油过程中泡油治具10上多余溢出的油。
图2所示为所述泡油治具10的立体示意图,所述泡油治具10上设有与所述储油单元20的出油口连通的泡油凹槽11,该泡油凹槽11内设有吸油海绵,该吸油海绵的厚度应当大于泡油凹槽11的深度;所述泡油治具10上还设有环绕所述泡油凹槽11的引流隔离槽和与所述引流隔离槽连通的回流槽,所述回流槽的底部设有回流孔14,所述回流孔14与所述回收容器40连通,例如,可以通过管子连通。
如图2所示:所述回流槽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泡油凹槽11前后两侧的前回流槽13a和后回流槽13b,所述回流孔14设置在所述后回流槽13b内,且所述前回流槽13a通过连通孔16与所述后回流槽13b连通;所述引流隔离槽包括连通所述前回流槽13a和后回流槽13b的两段弧形槽:左弧形槽12a和右弧形槽12b,该两段弧形槽12a和12b与所述前回流槽13a、后回流槽13b连通后形成一个包围所述泡油凹槽11的环。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泡油凹槽11内的油溢出,则溢出的油可从回流孔14流入回收容器40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华清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华清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99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