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塞式负压指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0123.9 | 申请日: | 2014-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0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蔡翔;王玉林;刘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汉华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开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式负压 指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测量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活塞式负压指示器。
背景技术
基于科学、安全、可靠和高效等优点,“负压引流法”已在医院外科手术和术后护理中被普遍采用。利用预制在引流容器内的真空环境产生的负压,可以帮助医生和护理人员针对手术创口分泌物进行持续、高效引流。
目前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和医院临床领域刚刚出现了几种“一次性使用高负压引流瓶”。通过深入的临床调查和产品研究,我们发现现有的各种“一次性使用高负压引流瓶”普遍存在着三个明显的缺陷和使用弊端,一是负压显示和自我检测不够直观和准确,二是引流控制装置不能精确调节,三是引流瓶瓶体结构抗压强度不够。
在负压引流技术当中有三个关键环节:1、“负压指示”的直观和准确,既是负压初始状态检测,又是使用过程中负压显示的关键需要;2、“流量控制”的准确和方便,更是“负压引流”过程控制技术的关键环节;3、引流瓶瓶体抗压能力是负压引流容器是否可靠的基础环节。
而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一次性使用高负压引流瓶”的负压指示器采用的是中空波纹管显示负压状态的方法,该方式的缺陷和弊端是:负压显示不够直观和精确,不利于大夫和护士观察引流瓶的负压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活塞式负压指示器,其结构简单、实用、可靠,是对现有的“一次性使用高负压引流瓶”产品中负压指示器的大幅度改进,将极大地方便医院临床手术及术后护理工作,更便于“一次性使用高负压引流瓶”的推广使用。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活塞式负压指示器,包括:密封盖帽、活塞、悬挂环,该悬挂环上带有标准负压刻度、引流瓶瓶体,简称瓶体,活塞放置于活塞式负压指示器接口内的上端,再将密封盖帽套在活塞式负压指示器的接口上,并下压至盖帽的根部,盖帽的内径尺寸比活塞式负压指示器接口的外径尺寸大1~3mm,当下压盖帽时会与接口形成过盈配合,从而形成密封。
本实用新型采用活塞移动的方式,并配以标准的负压刻度,能够直观和准确地反应引流瓶内负压值的变化和产品负压合格标准。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可靠,是对现有的“一次性使用高负压引流瓶”产品中负压指示器的大幅度改进,将极大地方便医院临床手术及术后护理工作,更便于“一次性使用高负压引流瓶”的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对目前医学临床手术和术后护理中刚刚开始普及使用的“一次性使用高负压引流瓶”产品中关键技术的提升与改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简单、实用、可靠,是对现有的“一次性使用高负压引流瓶”产品中负压指示器的大幅度改进,将极大地方便医院临床手术及术后护理工作,更便于“一次性使用高负压引流瓶”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盖帽
2活塞
3悬挂环
4瓶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合图1说明如下:
一种活塞式负压指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盖帽1、活塞2、悬挂环3,该悬挂环3上带有标准负压刻度、引流瓶瓶体4,简称瓶体4,活塞2放置于活塞式负压指示器接口内的上端,再将密封盖帽1套在活塞式负压指示器的接口上,并下压至盖帽1的根部,盖帽的内径尺寸比活塞式负压指示器接口的外径尺寸大1~3mm,当下压盖帽1时会与接口形成过盈配合,从而形成密封。
本实用新型利用压力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即在压力和真空的作用下,使“活塞”产生位移,并在悬挂环上的标准负压刻度尺上标示出负压量值。
当“活塞”和“盖帽”装配完毕之后,即可以开始引流瓶预制负压的操作了。
操作前准备工作是:先将“导管接头”套在“引流导管接口”上,并用力下压至“导管接头”的根部,由于“导管接头”是圆形软性塑料材质,内径尺寸比“引流导管接口”的外径尺寸小2mm,所以当下压“导管接头”时会与“引流导管接口”形成“过盈配合”,从而达到密封的效果;再将本公司的另一项专利“开闭式流量控制器”夹在“导管接头”上,并保持放松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汉华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汉华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01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跑车装置
- 下一篇:装载系统及其节能装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