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吸式高能雾化旋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0445.3 | 申请日: | 201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7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邱燕琴;付敏;刘国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江隆汽车消声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9/02 | 分类号: | F02M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九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能 雾化 旋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流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自吸式雾化旋流器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四行程内燃机,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利用活塞下行时,进气通过化油器喷嘴和电磁阀喷射汽油,在喷射过程中,油气的混合受温度、压力及部件性能而决定雾化程度。但即使是性能良好,油气的混合在气缸内的分布仍然有缺陷,即油颗粒大小不均,混合气分布不均,燃烧不彻底。排放中HC、CO等指标不合格,因此,内燃机性能得不到更好地发挥。并可产生进气门、进气道积炭,活塞及燃烧室炭化,发动机功率逐步降低,机油变黑磨损增加。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存在设计上的缺陷,即进气过程中的油气雾化是因“燃烧气直线运动”很难适应高速交换的空气动力要求。因此,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吸式高能雾化旋流器,本实用新型使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进气过程的油气雾化均匀,并可以提高混合气缸压缩比,强化燃烧效果,是一种自吸式高能雾化旋流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吸式高能雾化旋流器,由旋流片l、中心连接体2和筒体3构成,筒体3是圆柱筒形结构,中心连接体2是圆柱形结构,中心连接体2设置于筒体3内轴心位置,在中心连接体2与筒体3之间的环形区域内设置有六个旋流片l,六个旋流片l在中心连接体2周边均匀分布;所述旋流片l是圆弧形片状结构,旋流片l内端插入于中心连接体2周边的插槽4中,旋流片l外端有弯折边沿5,弯折边沿5与旋流片l为一体结构,弯折边沿5外侧面与旋流片l内表面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可以节约燃油;汽车动力明显增强,提速快,而且降低了发动机的噪声,使汽车运转平稳,发动机爆震及二次燃烧得到充分的改善;2、改善了冷车时的雾化不良,燃烧不良的状况;3、降低了磨损,有效地清除了发动机由于燃烧不彻底及高温高压产生的积炭胶质;4、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由于彻底改善了燃烧过程的遗留物,使燃烧排放得到充分的调解,降低了对大气的污染;5、在混合过程中,使进气道的混合气“直流”变为“龙卷风”式的旋流,并由此旋流运动所产生的压力(越高速旋转压力越高)使缸内压力增高,提高了压缩比;旋流过程,由汽化器射流各电磁阀的喷射油雾,使混合气得到更充分、更快捷的搅拌雾化,使油分子密度更均匀;6、由于有效压力的旋转推动,使气缸进气过程得到了全方位的占据,排出死角的残留,因此,在爆震的瞬间,燃烧的十分彻底;发动机功率、功效、排放指标均由此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半部视图;
图3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中符号说明:旋流片l、中心连接体2、筒体3、插槽4、弯折边沿5、弧形边6、旋流孔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自吸式高能雾化旋流器,由旋流片l、中心连接体2和筒体3构成,筒体3是圆柱筒形结构,中心连接体2是圆柱形结构,中心连接体2设置于筒体3内轴心位置,在中心连接体2与筒体3之间的环形区域内设置有六个旋流片l,六个旋流片l在中心连接体2周边均匀分布;所述旋流片l是圆弧形片状结构,旋流片l内端插入于中心连接体2周边的插槽4中,旋流片l外端有弯折边沿5,弯折边沿5与旋流片l为一体结构,弯折边沿5外侧面与旋流片l内表面滑动配合。
旋流片l前侧边为弧形边6。
旋流片l与筒体3轴线之间的倾角β为15.6-27.8度。
在旋流片1上有椭圆形的旋流孔7。
旋流片可根据发动机系统的进气支管口径的不同来选取六个独立弯制成的旋流片组,旋流片组通过插接与中心连接体连接,从而形成旋流器,各旋流片之间沿圆周方向形成60度夹角,旋流片轴向带有倾角,该倾角β为15.6-27.8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江隆汽车消声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江隆汽车消声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04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引流叶片式空气滤清器总成
- 下一篇:获得抗病原体之牡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