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根部设置加劲耗能壳体的圆钢管桥墩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1126.4 | 申请日: | 201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4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锋;陈林聪;刘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智海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根部 设置 加劲 耗能 壳体 圆钢 桥墩 | ||
1.一种根部设置加劲耗能壳体的圆钢管桥墩,包括圆钢管桥墩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在上述圆钢管桥墩本体下方的壳体,上述壳体的外形呈与上述圆钢管桥墩本体的形状相吻合的中空圆柱体结构,上述壳体包括若干块高强钢弧形板和若干块低屈服点钢弧形板,上述高强钢弧形板与上述低屈服点钢弧形板相对应设置,各上述高强钢弧形板与各低屈服点钢弧形板围成上述壳体,且两上述高强钢弧形板之间均具有一上述低屈服点钢弧形板,上述低屈服点钢弧形板与上述高强钢弧形板可拆卸在一起,且各上述高强钢弧形板与上述圆钢管桥墩本体焊固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部设置加劲耗能壳体的圆钢管桥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横隔板,上述横隔板呈圆形结构,上述横隔板的外径与上述壳体和上述圆桥墩本体的外径相同,上述横隔板处于上述圆桥墩本体与上述壳体之间,且上述横隔板与上述圆桥墩本体及各上述高强钢弧形板焊固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部设置加劲耗能壳体的圆钢管桥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底板,上述底板呈圆形结构,上述底板的外径大于上述壳体和上述圆桥墩本体的外径,上述底板叠设于上述壳体的底部下,并与各上述高强钢弧形板焊固成一体,上述底板位于上述壳体底部外的部位处设有锚栓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部设置加劲耗能壳体的圆钢管桥墩,其特征在于:上述高强钢弧形板的高度是上述圆钢管桥墩本体横截面直径的1.0~1.2倍,上述高强钢弧形板的横截面弧长为上述圆钢管桥墩本体横截面周长的1/8,上述高强钢弧形板的屈服强度为390MPa、420MPa或460MPa;上述低屈服点钢弧形板的横截面弧长为上述圆钢管桥墩本体横截面周长的1/8,上述低屈服点钢弧形板的屈服强度为100MPa、160MPa或225MPa;上述低屈服点钢弧形板的上端端面低于上述高强钢弧形板的上端端面,上述高强钢弧形板的下端端面处于上述低屈服点钢弧形板的下端端面下方,且上述低屈服点钢弧形板的上端端面与上述高强钢弧形板的上端端面之间的距离和上述低屈服点钢弧形板的下端端面与上述高强钢弧形板的下端端面之间的距离均为20mm—3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根部设置加劲耗能壳体的圆钢管桥墩,其特征在于:上述高强钢弧形板与上述低屈服点钢弧形板均设置有四块,上述高强钢弧形板外侧壁的两侧端部上分别凹设有沿上述低屈服点钢弧形板的高度方向延伸的,并供上述低屈服点钢弧形板的侧端部叠设于内的安装凹陷,且上述低屈服点钢弧形板的侧端部通过若干连接螺栓锁固在上述安装凹陷内,上述低屈服点钢弧形板的圆半径长度与上述高强钢弧形板的圆半径长度相同,各上述连接螺栓沿上述低屈服点钢弧形板的高度方向间隔并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根部设置加劲耗能壳体的圆钢管桥墩,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螺栓为摩擦型高强螺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部设置加劲耗能壳体的圆钢管桥墩,其特征在于:上述低屈服点钢弧形板的内侧壁上设有加强肋条,上述加强肋条为普通钢肋条,上述加强肋条焊固在上述低屈服点钢弧形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根部设置加劲耗能壳体的圆钢管桥墩,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强肋条为沿上述低屈服点钢弧形板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纵向加强肋条,上述纵向加强肋条的上端端部与上述低屈服点钢弧形板的上端端部之间的间距和上述纵向加强肋条的下端端部与上述低屈服点钢弧形板的下端端部之间的间距为10mm—2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根部设置加劲耗能壳体的圆钢管桥墩,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强肋条为沿上述低屈服点钢弧形板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加强肋条,上述横向加强肋条设置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各上述横向加强肋条沿上述低屈服点钢弧形板的高度方向并排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根部设置加劲耗能壳体的圆钢管桥墩,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强肋条包括沿上述低屈服点钢弧形板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纵向加强肋条和沿上述低屈服点钢弧形板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加强肋条,上述纵向加强肋条与上述横向加强肋条相互垂直交叉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112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框架结构的支撑装置
- 下一篇:全地形车用电动助力转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