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阀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1531.6 | 申请日: | 201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3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08;F16K5/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须一平;蔡继清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具体涉及低转矩低摩擦阀门。
背景技术
为了优化球阀的通径、压力、扭矩、寿命等技术参数,近年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阀门复合启闭机构。
申请号为200720082066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低扭矩球阀,其提供了一种低扭矩球阀,包括阀体、阀球、阀座、支承座、阀杆、驱动装置、以及阀球支承连接。该球阀的缺点是驱动装置结构复杂,极其占用阀体外部空间;驱动装置涉及零部件较多,装配过程复杂;启闭转动角度为180度;由阀杆以及驱动装置所形成的工作空间对密封工艺要求非常高,传统的密封方式和工艺容易造成泄漏;另外,其加工成本高,不适合节约环保目的。
国内外最近研制出一种导向槽式升降杆球阀,阀杆上有S形导向槽,与导销配合,使阀杆上升时带动球体脱离阀座后,再逆时针旋转90°,完全开启阀门。当阀杆下降时,带动球体顺时针回转90°,然后压向阀座,实现关闭阀门。该阀门的缺点是阀杆上具有长S形导向槽,旋转启闭时,需要阀杆在导向槽内螺旋式上升或下降,所以导向槽占用空间大,旋转角度大等缺点。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9124192.4公布了一种盘形双轨道式旋转加撑拢的阀门启闭结构,其由固定盘、旋转盘和限位销组合而成,当外力驱动阀杆连同旋转盘带动限位销,限位销沿固定盘上的“圆弧”轨道的轨迹作顺时针旋转,当旋转到“圆弧”轨道相连的“直线”轨道时,旋转盘继续顺时针旋转,限位销在旋转盘上“撑拢”轨道的强制作用下,按固定盘上的“直线”轨道轨迹向固定盘周边撑开,这时限位销连同阀门密封结构件向阀座,关闭阀门。当阀杆连同旋转盘逆时针旋转,在旋转盘上“撑拢”轨道的强制作用下,限位销连同阀门的密封结构件先按固定盘上的“直线”轨道的轨迹向固定盘中心收拢,再按固定盘上“圆弧”轨道的轨迹逆时针旋转,阀门开启,该项专利的技术缺点是使用“圆弧连直线”的轨道,其要求精度高,加工工艺复杂,阀芯为组合的球体,难以获得均衡的预紧力,从而造成阀芯损坏,缩短了阀门寿命。
中国专利200620105067介绍了一种轨道式旋塞阀,包括阀体、阀盖、操作件、阀杆、阀座,与阀座构成圆锥面密封副的阀塞,以及轨道式机构,轨道式机构由安装在阀塞颈部具有两个导向槽的轨道圈和具有两个导向销销入所述导向槽的双销板组成,还包括调整轨道圈安装位置的锁紧螺母和调节圈,本专利的缺点是传动装置结构复杂,极其占用阀体外部空间;传动装置涉及零部件较多,装配过程复杂。另外,由于有圆锥面密封副的阀塞,以及调整轨道圈安装位置的锁紧螺母和调节圈,其需要多次调节,所以操作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以一定运动顺序开启,并且结构紧凑,操作简便的阀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阀门,包括阀体、阀杆、阀芯和阀座,其中,阀体具有入口和出口,在所述入口和出口之间形成一个内部空间以容纳所述阀芯,在入口内侧布置有所述阀座,所述阀芯可绕一轴线转动,使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座可分离地密封配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门还包括将所述阀杆的运动传递给所述阀芯的传动装置和限制所述阀芯的运动顺序的限位装置;
所述阀芯具有凹部,传动装置至少部分置于阀芯的凹部,并与阀芯的凹部形成第一传动关系及第二传动关系;
所述第一传动关系为传动装置带动阀芯作轴向转动,当第一传动关系运动结束时,传动装置与阀芯由第一传动关系切换成第二传动关系,所述第二传动关系为传动装置带动阀芯相对阀座作挤压运动,该挤压运动使阀芯具有至少在径向的移动分量;其中
所述限位装置用于在打开阀门过程中,对所述阀芯的运动进行限制,使得在所述阀芯作轴向转动之前,所述传动装置带动所述阀芯相对所述阀座作分离运动,以及在关闭阀门过程中,不阻碍阀门的关闭。
一优选实施例中,限位装置由设置在阀体的内壁和阀芯任一个上的凸起以及设置在阀体的内壁和阀芯另一个上的凸起或凹坑构成,阀体的内壁和阀芯任一个上的凸起与阀体的内壁和阀芯另一个上的凸起或凹坑之间具有相互可配合的几何形状和位置关系,几何形状和位置关系设置成只有在第一传动关系转换为第二传动关系后,阀体的内壁和阀芯任一个上的凸起与阀体的内壁和阀芯另一个上的凸起或凹坑才能进行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15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