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滤式静脉延长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1569.3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4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魏凌;商玲;柳国芳;李晓慧;徐凯;孙毅;郑秀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A61M5/165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徐忠丽 |
地址: | 266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静脉 延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对输入机体内的液体进行过滤的一次性过滤式静脉延长管。
背景技术
微量注射泵(以下简称微泵)是一种用少量液体将药物精确、微量、均匀、持续地泵入体内的新型泵力仪器。微泵的使用既可定时控制药物用量,又可保证药物的最佳有效血药浓度,产生最好的疗效。同时,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节约了劳动力。但由于微泵治疗时间长,如果连接管长度选择不当,不仅使患者处于被动位置,而且还给治疗护理带来诸多不便,如针头滑出血管外、泵管与微泵连接处脱离,既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又浪费了药液,更增加了护理的工作量,因此需要采用一次性静脉延长管连接微泵将液体泵入人体静脉。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一次性静脉延长管中的液体是直接进入人体,不经过滤,在切割安瓿时易导致细小的杂质微粒进入患者体内,给患者带来痛苦及后患,甚至引发医疗纠纷。而且,微泵中的输液量比较大,有些患者需要缓慢长时间的泵入药液,所以更需要对液体进行过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微泵中的药液通过静脉延长管泵入人体静脉时,没有经过过滤、易导致杂质微粒进入人体内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过滤式静脉延长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过滤式静脉延长管,包括管体,管体一端连接微泵,另一端连接静脉头皮针,在所述静脉延长管的管体内设有过滤网。
所述过滤网靠近连接静脉头皮针一端。
所述过滤网靠近连接微泵一端。
所述过滤网设置在密封装置内,该密封装置突出于所述静脉延长管的管体,即密封装置的外径大于静脉延长管的管体直径。
所述密封装置两侧均与静脉延长管的管体密封连接。
所述密封装置与所述静脉延长管的管体一体成型。
所述过滤网的目数为1000-2000目。
当药液缓慢进入静脉时,经过滤网过滤后,药液中的杂质微粒就被过滤掉,避免了进入人体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安全性大大增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滤式静脉延长管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所示,一种过滤式静脉延长管1,包括管体11,管体11的两端分别为连接静脉头皮针端12和连接微泵端13,在静脉延长管的管体11内靠近连接微泵端13设有密封装置15,密封装置15内设有过滤网14,该密封装置的外径大于静脉延长管的管体直径,并突出于静脉延长管的管体11,密封装置与管体11一体成型。
过滤网14的目数是1340目,基本上能过滤掉10微米以上的杂质微粒。
当药液缓慢进入静脉时,经过滤网过滤后,药液中的杂质微粒就被过滤掉,避免了进入人体的危险。
当然,过滤网14还可以靠近连接静脉头皮针一端设置。过滤网14的目数还可以在1000-2000目范围内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15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多腔注射装置
- 下一篇:静脉注射器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