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沉管隧道柔性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3366.8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8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闫维明;陈红娟;张学明;陈彦江;宋林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纪佳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柔性 接头 | ||
1.一种沉管隧道柔性接头,包括隧道箱体(1)、刚性钢圈(2)、GINA止水带(3)、止水带连接板(4)、Ω型橡胶止水带(5)、连接螺栓(6)、挡板(7)、钢拉索(8)、水平剪切键(9)和垂直剪切键(10),其特征在于:两段隧道箱体(1)中间连接一个刚性钢圈(2),刚性钢圈(2)一端与隧道箱体(1)之间设置一个GINA止水带(3)和Ω型橡胶止水带(5)以及钢拉索(8),其中GINA止水带(3)通过止水带连接板(4)和连接螺栓(6)固定于刚性钢圈(2),Ω型橡胶止水带(5)则通过连接螺栓(6)两端都固定;刚性钢圈(2)另一端与隧道箱体(1)之间设置一个GINA止水带(3)和两个Ω型橡胶止水带(5),其中GINA止水带(3)通过止水带连接板(4)和连接螺栓(6)两端都固定,内外侧两个Ω型橡胶止水带(5)通过连接螺栓(6)两端都固定,并且外侧Ω型橡胶止水带(5)内部设置有挡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管隧道柔性接头,其特征在于:隧道箱体(1)为混凝土箱体或钢箱体,其截面形状为单箱或多箱。
3.根据权利要求或2所述的一种沉管隧道柔性接头,其特征在于:刚性钢圈(2)的截面形状与隧道箱体(1)的截面相同,并且长度取为1到2米或者隧道壁厚度的2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管隧道柔性接头,其特征在于:刚性钢圈(2)和Ω型橡胶止水带(5)两端都固定的隧道接头在水外船坞内完成拉合,再与隧道的水下部分进行拼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沉管隧道柔性接头,其特征在于:水外隧道部分刚性钢圈(2)与隧道箱体(1)之间的GINA止水带(3)和Ω型橡胶止水带(5)两端都在水外进行施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沉管隧道柔性接头,其特征在于:刚性钢圈(2)与水下部分之间的Ω型橡胶止水带(5)只有一端固定,GINA止水带(3)在隧道拼装完抽干水后,在隧道内部人工进行两端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336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