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静电手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3415.8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5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豪绅纤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14 | 分类号: | A61N1/14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静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静电手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以供人员穿戴并用以排除身体所带静电的抗静电手环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对电子产品或无尘产业的伤害是存在已久的问题,尤其在当今的电子产业领域里,在制造电子产品的过程中,静电会造成电子产品的电子回路破坏,此外,在需要应用到无尘室的产业中,也容易因为静电而引起大量微尘粒子的附着,导致无尘室的污染。然而,人体自身的动作或与其他物体的接触、分离、摩擦或感应等各因素,也会使人体产生静电。因而,对于工厂内的操作人员,有许多关于静电防护的规范,以及静电防护的措施,以避免人体产生的静电破坏了电子组件,导致良率下降,或者污染无尘室。其中一种主要的静电防护措施,是利用防静电手腕带供操作人员配戴,来将人体的静电排除。例如:台湾专利584366的抛弃式腕带,为一缺乏弹性的织带,且其一端具有一小套环,另一相反端用于接地,当欲使用该抛弃式腕带时,必须先将该接地端穿过该小套环,才能供人使用,因而在使用上仍有一定的不便,故继续改良防静电手腕带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弹性且使用方便的抗静电手环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静电手环装置,包含:
一织带,该织带包括一经向平行一长度方向的织带本体、一位于该织带本体一端的接合端,及一相反该接合端并用于接地的接地端,所述织带本体具有一经编织造的弹性经纱片,及一导电系数小于3.5×107Ω/cm的抗静电纱,该抗静电纱沿着该长度方向以倒S形的方式编织于所述弹性经纱片里;及
一可供手腕穿伸套住的手环部,该手环部由所述织带的接合端连接于所述织带本体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经纱片由若干个平行所述长度方向的弹性单纱组成,每一弹性单纱由若干个相串连的纱圈形成,所述抗静电纱穿过该纱圈编织于所述弹性经纱片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纱圈呈棋盘状排列,且所述纱圈呈现多组相互平行但不相连,并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的纱圈排,所述抗静电纱以倒S形的方式穿过所有纱圈排的所述纱圈以编织于该弹性经纱片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每一所述纱圈在未钩编成圈状而呈直线状时,其伸长率大于10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每一所述纱圈具有一位于芯层的弹性纤维,及一缠绕包覆于该弹性纤维外的聚酯加工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纤维的纤维粗细是40丹尼,该聚酯加工丝的纤维粗细是50丹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还包含一用以与一接地装置相结合并使静电可以排入至该接地装置的接地件,该接地件设置于所述织带的接地端上且其电阻值为1.0×106Ω至2.0×106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案,每一所述纱圈具有一位于芯层的弹性纤维,及二缠绕包覆于该弹性纤维外的聚酯加工丝,其中一所述聚酯加工丝缠绕包覆于另一聚酯加工丝外,且该二聚酯加工丝分别沿不同的方向缠绕包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纤维的纤维粗细是40丹尼,每一聚酯加工丝的纤维粗细是50丹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还包含一用以与一接地装置相结合并使静电可以排入至该接地装置的接地件,该接地件设置于所述织带的接地端上且其电阻值为1.0×106Ω至2.0×106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抗静电手环装置的弹性经纱片因本身材料的物性使其具有弹性,而该抗静电手环装置的抗静电纱因本身不具有高弹性(伸长率约1%至10%),所以该抗静电纱以横向S形的方式织入在该弹性经纱片里,使织带在受外力拉伸后,该抗静电纱具有可拉伸性,而不会有断裂的问题,以致影响或破坏原有抗静电纱的导电系数,同时保有弹性经纱片的高弹性,让人的手腕可以轻松方便的穿过,且在工作的使用上也很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抗静电手环装置的弹性经纱片及抗静电纱的一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纱圈在未钩编成圆形呈直线状时其一弹性纤维及二聚酯加工丝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织带 2——手环部
3——接地件 11——结合端
12——接地端13——织带本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豪绅纤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豪绅纤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34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