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的抗震电极连接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4121.7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4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邓根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超维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 |
代理公司: | 南昌佳诚专利事务所 36117 | 代理人: | 闵蓉 |
地址: | 3306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抗震 电极 连接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尤其涉及锂离子电池的抗震电极连接总成。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可能处于震动中,频繁震动可能引起极耳接触不良。
201080067101.0涉及一种锂电池的电极结构,将锂电池的罐体内电池正极、负极对外电性连接的电极结构,其包括:一盖板本体;至少一片状金属材质的电极本体,其被包覆部设置于该盖板本体内,且被包覆部两端分别形成弯折部,分别由弯折部延伸形成连接部与输出部并由该盖板本体表面露出。该案中的电极本体易松脱。
200510109404.5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改进了电极的连接结构。该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其具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置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分隔物,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直接固定在盖组件的下方。这种连接方式缺少预紧力,连接不够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抗震电极连接总成,其在极耳与螺杆之间增加预紧力,提高抗震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抗震电极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池壳,所述电池壳的内侧设有一金属杆;
一盖板,所述盖板固定在所述电池壳上;
一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由正极电极、负极电极以及分隔板组成,所述分隔板位于所述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之间,所述正极电极和/或负极电极延伸出极耳,所述极耳套在所述金属杆上;
两个电极引出组件,至少一个的所述电极引出组件包括螺杆、金属弹片,所述螺杆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盖板上,所述金属弹片由互成锐角的第一引片和第二引片组成,所述第一引片可移动地套在所述金属杆上,所述螺杆的移动轨迹与所述第二引片相交。
在本实用新型这种锂离子电池的抗震电极连接总成中,所述电极引出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螺杆和盖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这种锂离子电池的抗震电极连接总成中,所述第一引片位于所述第二引片和所述极耳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这种锂离子电池的抗震电极连接总成中,所述第一引片和第二引片的夹角位于所述金属杆的靠近所述盖板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这种锂离子电池的抗震电极连接总成中,所述第一引片的远离所述夹角的端部与所述极耳之间的水平距离定义为H,所述螺杆的下端与所述极耳之间的水平距离定义为S,H>S。
在本实用新型这种锂离子电池的抗震电极连接总成中,所述抗震电极连接总成还包括一防爆组件,所述防爆组件设置在所述电池壳上。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以上的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具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电极连接总成。
实施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的抗震电极连接总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螺杆挤压金属弹片,金属弹片连接极耳,由于金属弹片的弹性恢复,螺杆受到向上的推力,极耳受到挤压,这种结构可以保证螺杆与金属弹片之间、金属弹片与极耳之间时刻保持紧密连接,抗震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状态下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处的局部视图;
图4为图3的另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又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组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组的液流方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抗震锂离子电池,其包括:电池壳10、盖板20、电极组件30、两个电极引出组件40、防爆组件50。
电池壳10可以是塑料壳体,电池壳10具有一电解腔11,该电解腔11内具有电解液。所述电池壳10的内侧设有一金属杆12。该电池壳上设有通气孔13和定位孔14,所述定位孔14位于所述通气孔13的远离所述电解腔11的一侧。所述通气孔13为锥形,该通气孔13的大端靠近所述定位孔14。
所述盖板20固定在该电池壳10上,其可以采用激光焊机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超维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超维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41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K波段小型化功分移相网络
- 下一篇:蓄电池保护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