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5121.9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8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姜亦兵;刘延林;任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0 | 分类号: | F25D11/00;F25D2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冰箱,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助力式滑道的冰箱。
背景技术
现有滑道滑动的轨道为水平轨道,储物盒在推拉过程中呈水平光滑运行,但储物盒的前后端分别靠限位卡扣或过盈固定住,从而,储物盒在箱体中接近达到最里边和最外边位置时,没有自动运动到最大位置后停住的趋势,若地面不平,储物盒的运动趋势还会受地面影响,不能停止在关闭或开启取物的位置。
冰箱在安装时通常会有一定的后仰角,如果滑道本身是水平的,那么滑道还是会因为冰箱前端高后端低而向后倾斜。当抽屉拉出后受重力作用分解出沿滑道方向向后的力量,这样会导致将抽屉拉出取放物品时,抽屉无法停止在拉出的最大位置,手松开时抽屉自动向后关闭,取放物品不方便。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冰箱滑道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的抽屉在拉出时能够停留在最大开合位置,在关闭时能自动向后关闭。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包括箱体和安装在所述箱体内的储物盒,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滑道,所述储物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滑道相配合以带动所述储物盒在所述箱体内前后抽拉的滑杆,所述滑杆与所述滑道中的至少一个在二者的配合方向上设有倾斜延伸的斜向延伸部,且所述斜向延伸部以至少两种不同的斜率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杆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平滑部和所述斜向延伸部,且所述斜向延伸部是自所述平滑部的末端朝向斜上方延伸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向延伸部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自所述平滑部的两个末端朝向左斜上方和右斜上方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道包括顶侧壁和底侧壁,所述斜向延伸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顶侧壁上的第一斜向延伸部和设置在所述底侧壁上的第二斜向延伸部,且所述第一斜向延伸部与所述第二斜向延伸部的延伸斜率不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平坦部和第三斜向延伸部,所述第一斜向延伸部靠近所述滑道的前端设置并自所述第一平坦部的末端朝向左斜上方延伸,所述第三斜向延伸部自所述第一平坦部的另一末端朝向右斜下方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斜向延伸部与所述第三斜向延伸部平行且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侧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斜向延伸部相连的第二平坦部,且所述第一平坦部与所述第二平坦部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斜向延伸部与所述第三斜向延伸部之间的距离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物盒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可在所述滑道内滑动的第一滚轮,且所述第一滚轮设置在靠近所述箱体最里端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道的前端设置有止挡件,以止挡所述第一滚轮滑出所述滑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止挡件为第二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冰箱通过设置有在滑杆与滑道的配合方向上倾斜延伸的斜向延伸部,且所述斜向延伸部以至少两种不同的斜率延伸,从而在前后抽拉储物盒时,所述储物盒会在所述斜向延伸部的作用下自动达到最大开合位置或者自动向后关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冰箱的局部立体图。
图2是图1中储物盒处于拉出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分解图。
图4是图3中储物盒上设置斜向延伸部时的侧视图。
图5是图3中滑道上设置斜向延伸部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冰箱包括箱体10和安装在所述箱体10内的储物盒20。所述箱体10包括用以设置冰箱门(未图示)的开口侧、分设在所述开口侧两侧的左侧壁11和右侧壁12以及连接所述左侧壁11和右侧壁12并与所述开口侧相对设置的后壁13。
所述箱体10的左侧壁11和右侧壁12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滑道30,所述储物盒20的两外侧壁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滑道30相配合以带动所述储物盒20在所述箱体10内前后抽拉的滑杆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51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路板压合时盲槽底部凸起去除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自动叠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