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6116.X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2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白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模具中的排气结构。
【背景技术】
在注塑成型塑胶件产品时,随着熔融塑胶液的注入而使模腔中产生气体,该气体主要包括:模腔和浇注系统中所存在的空气,塑料原料中含有的水分在高温下蒸发所产生的水蒸气,高温下塑料分解所产生的气体和塑料中某些添加剂挥发所产生的气体。在注塑时,如果这些气体不能及时地从模腔中排出,则在成型产品时这些气体会在产品的表面产生气孔、气纹、空洞、烧焦、气泡等众多问题。
目前,模具中主要是利用排气入子进行排气。请共同参阅图1,图1绘示现有技术的一种排气入子结构示意图。
图1中现有技术的排气入子结构包括若干个排气入子10,该若干排气入子10由定位销(图未示)连接在一起,并最终通过螺丝11固定于模具内。
然而,这种排气结构中的由于排气入子10相互通过定位销(图未示)串接,且每个排气入子10都有加工公差,累积公差后易造成生产过程中溢胶进而产生毛边的问题。由于上述排气入子10加工后尺寸固定,钳工无可以调节的空间,因此试模时若出现毛边等问题,则排气入子10需要重做,浪费成本。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排气结构,以解决现有排气结构中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气结构,该排气结构能够解决排气入子加工后尺寸固定,试模时出现毛边则钳工无可调节空间,排气入子需要重做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结构,应用于模具中,该排气结构包括:
若干个第一排气入子,该若干个第一排气入子串联连接;
第二排气入子组,该第二排气入子组插设于所述若干个第一排气入子间,该第二排气入子组具有二第二排气入子,该二第二排气入子相对面具有倾斜度;
第三排气入子,插设于该第二排气入子组的该二第二排气入子间,该第三排气入子两侧具有与该第二排气入子对应紧密结合的倾斜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排气入子的排气面呈矩形。
可选的,所述第二排气入子的排气面呈直角梯形。
可选的,所述第三排气入子的排气面呈等腰梯形。
可选的,所述各排气入子通过定位销串联。
可选的,所述排气结构还具有第一螺丝,所述第一螺丝为两个,所述第一螺丝固定所述第一排气入子于模具上。
可选的,所述排气结构还具有第二螺丝,所述第二螺丝固定所述第三排气入子于模具上。
可选的,所述第二排气入子组的二第二排气入子的相对面具有的倾斜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10度,较佳为5度。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结构,先将所述第一排气入子、第二排气入子安装,之后再安装所述第三排气入子,通过第二排气入子和第三排气入子之间的倾斜度,可以调节各入子之间的间隙,从而避免毛边的产生。可见,试模时出现毛边,钳工由于具有可调节空间,因此排气入子无需重做。
【附图说明】
图1绘示现有技术的一种排气入子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所示,图2绘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结构,应用于模具中,该排气结构包括:
若干个第一排气入子100,该若干个第一排气入子100串联连接;
第二排气入子组,该第二排气入子组插设于所述若干个第一排气入子100间,该第二排气入子组具有二第二排气入子101,该二第二排气入子101相对面具有倾斜度;
第三排气入子102,插设于该第二排气入子组的该二第二排气入子101间,该第三排气入子102两侧具有与该第二排气入子101对应紧密结合的倾斜度。
其中,所述第一排气入子100的排气面可以呈矩形,方便安装排列;所述第二排气入子101的排气面呈直角梯形,外侧与所述第一排气入子100对应,内侧与所述第三排气入子102对应;所述第三排气入子102的排气面呈等腰梯形,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二排气入子的二第二排气入子101的内侧对应。
其中,所述各排气入子可以通过定位销(图未示)串联。
其中,所述排气结构还可以具有第一螺丝103,所述第一螺丝103例如为两个,所述第一螺丝103固定所述第一排气入子100于模具上;所述排气结构还可以具有第二螺丝104,所述第二螺丝104固定所述第三排气入子102于模具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61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工况过热系统
- 下一篇:手机壳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