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持久抗静电性离型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6371.4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0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宽植;郑相国;金京权;崔容硕;钱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斯盟防静电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持久 抗静电 性离型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薄膜,特别是一种持久抗静电性离型膜。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防止成型的复合材料制品在模具上粘着,在制品与模具之间添加一类隔离膜,以便该制品很容易从模具中脱出,同时保证制品表面质量和模具完好无损,这种隔离膜被称为离型膜,其作用是增加塑料薄膜的离型力,提高模具与聚合物之间的润滑性。
近年来,随着集成电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集成电路元器件的线路缩小,耐压降低,线路面积减小,使得器件耐静电冲击能力的减弱,静电电场(Static Electric Field)和静电电流(ESDcurrent)都可能成为这些高密度元器件的致命杀手。静电吸附灰尘,改变电子线路间的阻抗,会影响产品的功能与寿命;静电场可能会破坏元件的绝缘或导体,使元件不能工作;瞬间的电场或电流产生的热量都会使得元件受伤,影响电子产品寿命,甚至导致其完全毁坏。
现有技术的离型膜,其材料是一种塑料薄膜,都是绝缘体,与其他绝缘材质的物品发生摩擦后很容易产生静电,对电子产品的内部元件产生不良影响。这样的离型膜防静电方面有着不可避免的缺陷,难以满足电子产品生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持久抗静电性离型膜,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离型膜导电性能差、容易产生静电、易危害电子元件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持久抗静电性离型膜,包括一基层,所述基层的两面分别涂覆有一PEDOT防静电层,每一防静电层的外表面涂覆有一离型层。
所述离型层的厚度为1-2μm,所述离型层的剥离力为5-80g。
所述PEDOT防静电层的厚度为1-3μm,所述PEDOT防静电层的表面电阻为106-109欧姆/平方英寸。
所述离型层为氟离型层或硅离型层。
所述基层的材质为PET材质。
所述基层的材质为OPP材质。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在现有技术的离型膜的基层与离型层之间添加一导电材料制成的防静电层,在保有现有技术的离型膜离型功能的前提下,使得离型膜两个表面皆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有效防止静电的产生,可以有效保护电子产品内部的电子元件。由于导电材料制成的防静电层位于基层与离型层之间,即使本实用新型产品长时间使用后,防静电层也不会发生磨损或脱落,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持久抗静电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实用新型。应当理解,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这些实施方案拟阐述,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持久抗静电性离型膜,包括一基层1,基层1的两面分别涂覆有一PEDOT防静电层2。
PEDOT为聚乙撑二氧噻吩,是EDOT(3,4-乙撑二氧噻吩单体)的聚合物。PEDOT具有分子结构简单、能隙小、电导率高、环境稳定性好等特点,被广泛用作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OLED材料、电致变色材料、透明电极材料等领域。防静电层2的表面电阻为106-109欧姆/平方英寸。防静电层2在连续作业时可在同一条件下均匀涂覆在基层1上;同一条件下可以大量生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持久抗静电性离型膜,防静电层2的所述离型层的厚度为1-2μm,所述离型层的剥离力为5-80g(相当于质量为5-80克物品的重力),可以更好地确保离型效果。本实用新型中PEDOT防静电层的厚度为1-3μm,优选2μm,确保本实用新型产品长期使用磨损后还能保持表面导电性能良好,还可以尽量减少材料,PEDOT防静电层的表面电阻为106-109欧姆/平方英寸,确保本实用新型产品防静电效果良好。
基层1的材质可以为PET材质,PET即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一种热塑性聚酯,俗称涤纶树脂。PET材质透明度高、光泽性好、耐折性好、抗冲击强度高、耐油、耐脂肪、气体和水蒸气渗透率低,是很好的包装材料及保护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斯盟防静电材料(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恩斯盟防静电材料(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63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