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驱动桥后桥后盖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6878.X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6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高刚刚;何维聪;李森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16 | 分类号: | B60B35/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710201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驱动 后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桥后盖结构的改进,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驱动桥后桥后盖。
背景技术
车辆在公路运输和工程运输中被广泛应用,汽车驱动桥后盖结构作为桥总成的核心部件之一,必须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来满足其性能要求。现有技术中的后桥后盖结构大多为冲压结构,后桥后盖与气室支座需要通过焊接连接或者通过螺栓连接,造成了零部件繁多、工艺复杂,且重量较大,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结构的驱动桥后桥后盖结构,不但结构加强,且减少零部件,可有效降低重量和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该种汽车驱动桥后桥后盖,该后盖上设有两个气室支座,该气室支座沿后盖中心对称设置并且与后盖一体铸造成型。
优选地,所述两个气室支座均设置在后盖的同一个半圆面上;该后盖的壳体厚度为6~8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一体式铸造结构,相比现有后盖冲压结构,在保证原有装配关系不变的基础上减少了零部件数目,同时降低了工艺难度。通过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全新设计手段,针对后盖结构强度及刚性薄弱区域进行了加强,同时对其他区域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从而达到保证结构强度、降低噪音同时减轻重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驱动桥后桥后盖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结合图1和图2,该种汽车驱动桥后桥后盖,该后盖上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气室支座12,该气室支座与后盖一体铸造成型。两个气室支座12均设置在后盖的同一个半圆面上,该后盖的壳体截面厚度为6~8mm。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解释和说明,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任何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仅作局部改变的,仍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68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天窗安装装置
- 下一篇:箱包底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