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纸基材料离合器从动盘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7019.2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7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段德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亚新汽车传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60 | 分类号: | F16D13/6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许英伟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材 离合器 从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纸基材料离合器从动盘。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越来越普遍,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众所周知,汽车离合器是传动系统的重要部件。离合器处于传动系的首端,用来切断和实现对传动系的动力传递,以保证汽车起步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的结合,使汽车能平稳起步,在换挡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的结合,使汽车能平稳起步;在工作中受到大的动载荷时,保护传动系,防止其受到过大的载荷。
但是,在汽车起步、加速、减速时,离合器传递和切断发动机传给传动系的动力时,离合器从动盘总成内减振效果较差。如何改善离合器从动盘总成的减振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纸基材料离合器从动盘,有较好的减振效果同时,具有耐磨性好、摩擦系数大、导热性好、使用寿命长、热稳定性好等特点;同时在湿状态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摩擦性能,不易被油粘住,适用于湿状态或油中工作的工程机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纸基材料离合器从动盘,包括依次设置的减振盘、后夹持盘、盘毂、碟形弹簧和前夹持盘,所述后夹持盘、盘毂和前夹持盘通过限位销限位,所述后夹持盘和前夹持盘通过若干第一铆钉固定,所述减振盘和前夹持盘通过若干第二铆钉固定,所述盘毂包括盘毂芯和盘毂幅板,所述碟形弹簧套接在所述盘毂芯上,所述盘毂幅板设置若干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呈环形阵列排布于所述盘毂幅板上,所述固定孔内安装减振弹簧,所述前夹持盘对应所述减振弹簧设置第一弹簧限位孔,所述后夹持盘对应所述减振弹簧设置第二弹簧限位孔,所述减振盘靠近两端的两侧设置纸基摩擦片。
进一步,所述固定孔为八个。
进一步,所述后夹持盘的外边缘设置波浪状突起,所述减振盘为环状结构,所述减振盘的内边缘设置波浪状突起,所述波浪状突起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后夹持盘和所述减振盘的安装孔交错设置,所述前夹持盘对应所述安装孔的数量设置通孔,所述第一铆钉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后夹持盘的安装孔实现前夹持盘和后夹持盘的固定,所述第二铆钉穿过通孔和所述减振盘的安装孔实现前夹持盘和减振盘的固定,所述第一铆钉和所述第二铆钉间隔铆合。
进一步,所述纸基摩擦片烧结于所述减振盘。
进一步,所述减振弹簧包括一级减振弹簧和设置在所述一级减振弹簧内的一级减振内弹簧。
进一步,所述第一弹簧限位孔设置第一限位突起,所述第二弹簧限位孔设置第二限位突起,所述第一限位突起和所述前夹持盘的夹角为38.5度,所述第二限位突起和后夹持盘的夹角为41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纸基材料离合器从动盘,包括依次设置的减振盘、后夹持盘、盘毂、碟形弹簧和前夹持盘,后夹持盘、盘毂和前夹持盘通过限位销限位,后夹持盘和前夹持盘通过若干第一铆钉固定,减振盘和前夹持盘通过若干第二铆钉固定,盘毂包括盘毂芯和盘毂幅板,盘毂幅板设置若干固定孔,固定孔呈环形阵列排布于盘毂幅板上,固定孔内安装减振弹簧,前夹持盘对应减振弹簧设置第一弹簧限位孔,后夹持盘对应减振弹簧设置第二弹簧限位孔,减振盘靠近两端的两侧设置纸基摩擦片,其减振效果好,在湿状态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摩擦性能,适用于湿状态或油中工作的工程机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纸基材料离合器从动盘的总装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向的分解剖视图;
图3是减振盘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B-B向剖视图;
图5是后夹持盘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C-C向剖视图;
图7是盘毂的主视图;
图8是图7的D-D向剖视图;
图9是碟形弹簧的主视图;
图10是图9的剖视图
图11是前夹持盘的主视图;
图12是图11的E-E向剖视图。
图中,1——减振盘; 2——后夹持盘;
3——盘毂; 4——碟形弹簧;
5——前夹持盘; 6——限位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亚新汽车传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亚新汽车传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70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向金枪鱼围网渔业的人工集鱼装置
- 下一篇:用于水的过滤器模块